马太福音 23 解经注释
请选择一段
宗教领袖们停止与耶稣辩论后,他开始向他的门徒讲话,人群继续聆听。
耶稣告诉他的门徒要听从文士和法利赛人的话,因为他们坐在摩西的宝座上。但他警告他们不要效仿他们的行为和生活榜样。他们信奉的是邪教。
耶稣教导说,坏宗教在道德游戏中贬低他人。他揭露了法利赛人如何将令人窒息的规则强加于人,看着他们受苦,并沉浸在自己的道德优越感中,而没有表现出一丝怜悯。
耶稣教导说,坏宗教是一种让人注意的表演。他举例说,文士和法利赛人用他们所穿的衣服来展示他们的(假)正义。他们的道德只是一种表演。
耶稣教导说,坏宗教的内心渴望得到人的尊敬和统治他人的权力。这就是文士和法利赛人行事的动机。(不要像他们一样)。
耶稣禁止他的门徒挑战上帝作为拉比和领袖的地位。他禁止他们追随天父以外的任何人。他这样做时,暗指三位一体。
耶稣教导说,治愈坏宗教的良方是在上帝和他人面前保持谦卑,以及乐于服务而不顾世俗的认可。这些做法将使人在他的王国中变得伟大。
耶稣向文士和法利赛人说出了八大祸中的第一大祸。这是因为他们拒绝进入上帝的国度,也不允许任何人进入。
耶稣向文士和法利赛人说出了八大祸患中的第二大祸患。这是因为他们假装照顾寡妇,但实际上却想从她们身上榨取巨大的利益。
在耶稣的第三次灾祸中,他斥责文士和法利赛人试图使人皈依,以提高他们的个人追随者和地位。
在第四个祸患中,耶稣谴责了那些盲目的向导,他们错误地教导别人以合法的方式撒谎。耶稣用他们自己的理由来说明他们的整个思维是如何落后和错误的。
在耶稣向文士和法利赛人降下的第五个祸患中,他斥责法利赛人只注重规则中的细枝末节,却忽视了上帝律法所指向的更大原则。
耶稣在第六场灾祸中,将文士和法利赛人比作一个杯子,外面一尘不染,里面却很脏,不适合使用。他告诫他们先把里面洗干净,这样外面才能干净。
在第七场灾祸中,耶稣将文士和法利赛人比作粉饰的坟墓,外表看似干净,但里面却充满腐烂的尸体。
耶稣对文士和法利赛人发出的最后警告是谴责性的。祂在其中表明,他们就像他们的祖先一样,杀害了施洗约翰,杀害了上帝的先知。祂还说,他们会得到更多先知的血——以至于他们会变得有罪,就像他们杀死了从亚伯到撒迦利亚的所有义人一样。
耶稣被捕前最后一次公开布道是哀叹并承认他的人民拒绝接受他是弥赛亚。同时还预言说,当他第二次降临地球时,他的人民将接受他。
耶稣向群众和门徒们讲述了文士和法利赛人的虚伪和腐败行为。他警告他们不要像这些自高自大的人一样。相反,他们应该谦卑地服务,努力成为伟人。耶稣向这些宗教领袖发出了一系列八大灾祸。在离开圣殿山之前,他为耶路撒冷感到悲痛。
第23至25章内容如下:
- 一系列针对法利赛人的警告和灾祸(马太福音 23:2-36);
- 耶路撒冷的哀歌(马太福音23:37)
- 关于基督再来的教义、他再来时面临的危险时期以及如何为此做准备 (马太福音 24:1-44);以及
- 四个关于他的回归和审判的延伸寓言(马太福音 24:45-2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