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太福音 27:39-44 的平行福音记载可以在马可福音 15:28-32 和 路加福音 23:35-37, 39-43 中找到。另见约翰福音 19:25-27。
在介绍了各各他的场景(马太福音 27:36-38)之后,马太开始描述嘲笑耶稣的各类人群。
马太(和马可)提到的三类嘲笑者是:
这三组嘲笑者都遵循了类似的模式。每一组都嘲笑耶稣是弥赛亚,然后又嘲讽他要自救,以证明他是弥赛亚。
对这段经文的注释细分如下:
路过耶稣十字架的人的嘲笑
当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时,第一批嘲笑他的人是路过的人(第 39 节)。
路过的人都摇着头辱骂他(第 39 节)。
描述“路过的人”指的是许多人从耶稣身边走过,他们进出耶路撒冷城。这证实了耶稣被钉在路边的可能性。如果他被钉在离总督府最近的大门附近(似乎确实如此),那么那里应该是人流量很大的地方。
约翰的目击者记录道:“耶稣被钉十字架的地方离城不远”(约翰福音 19:20)。希伯来书说耶稣“在城门外受苦”(希伯来书 13:13)。这些记录,加上马太和马可对路过的人嘲笑他的描述,表明耶稣被钉在通往耶路撒冷的公路或人流量大的道路旁。
因为当时正值逾越节和无酵节,根据古代历史学家约瑟夫斯(《犹太人的战争》第 2 卷,280 页)的说法,耶路撒冷及其周边地区的人口在此期间膨胀到“不少于 300 万”。那天早上,进城时经过耶稣十字架的人数量应该相当可观。耶稣被钉十字架的地点和时间使弥赛亚耶稣之死成为全国性的奇观。
马太和马可(马可福音 15:29-30)都转述了那些路过耶稣十字架的人如何辱骂他。这种表达方式可能意味着他们真的在向耶稣投掷或扔东西,比如石头或其他物品,以此来鄙视,蔑视和给他造成更多的痛苦。或者,这可能是一种表达方式,用来表达耶稣所遭受的侮辱是持续不断的。当马太和马可描述那些路过的人如何辱骂他时,他们可能同时指这两种情况。
福音书作者还说,他们一边向耶稣摇头,一边侮辱他。这种表情表明,他们通过摇头来表达对耶稣的不满。罗马的十字架可能并没有像绘画或电影中经常描绘的那样被抬得离地面很高。相反,他们可能只把人抬到比正常身高高几英尺或更低的高度,这样嘲笑者就可以近距离地侮辱受害者。
马太记载了路过那里的人们如何辱骂耶稣,这暗示了耶稣被钉十字架时弥赛亚预言的第四次实现。
具体来说,耶稣遭受过路人的虐待与许多预言相符,这些预言预言弥赛亚将遭受以色列人的虐待(诗篇 22:6-7, 诗篇 25:19, 31:11,诗篇 43:1, 诗篇 69:4a,, 69:20以赛亚书 53:3-4)。在这些关于弥赛亚受辱的预言中,诗篇 22:6-7 似乎是最引人注目的——尤其是那些路过耶稣十字架的人对他摇头。
“但我是虫子,不是人,受人羞辱,被百姓藐视。凡看见我的人都嘲笑我;它们用嘴唇分开,摇着头……” (诗篇 22:6-7)
在描述了那些路过的人如何辱骂耶稣之后,马太列举了两个他们辱骂的例子。
马太记载了路过的人对耶稣的两次辱骂:
请注意,这两种侮辱都遵循一种模式,即嘲笑耶稣是弥赛亚的主张,然后挑战他通过将自己从十字架上救出来来证明自己是弥赛亚。(所有记录下来的对耶稣在十字架上所受的嘲笑都遵循类似的模式)。
这两个记录中的侮辱中的第一个与耶稣在该亚法家里夜间受审时,一些假证人诽谤耶稣的话类似。其中一个假证人声称:
“这个人说:‘我能毁掉上帝的殿堂,三天之内又能重建起来。’” (马太福音 26:61)
没有任何记录表明耶稣曾经说过那些指控者和嘲笑者声称他说过的话。
耶稣说:“你们拆毁这殿,我三日内要再建立起来”(约翰福音 2:19)。
请注意,耶稣并没有说他会或能够摧毁圣殿,而是声称如果圣殿被摧毁,他可以重建它。因此,指控者和嘲笑者在辱骂耶稣时似乎都曲解了耶稣的话。
他们辱骂的真正目的是这样的:任何能在三天内摧毁并重建圣殿的人,都应该能毫无问题地将自己从十字架上救下来。
但是上帝不能被嘲笑(加拉太书 6:7)。
那些嘲笑耶稣的人被欺骗了。他们不仅错误地引用了耶稣的话,更重要的是他们没有理解耶稣的意思。
耶稣在早期传道时说过:“你们拆毁这殿,我三日内要再建立起来”(约翰福音 2:19),当时宗教领袖质疑他清除圣殿中兑换银钱之人的权威(约翰福音 2:18)。当耶稣说这话时,他并不像他们所想的那样是指耶路撒冷的圣殿,而是指他的身体“这殿”(约翰福音 19:21)。
耶稣这样说,是在预言他们会毁掉他的身体,三天后他会从死里复活。当这些事情发生时,这将证明他作为弥赛亚的权威(约翰福音 2:18-22)。换句话说,当他们质疑耶稣的权威时,他实际上是在告诉他们:“杀了我,三天后我会复活,然后你们就再也没有理由质疑我的权威了。”
虐待者对耶稣的误解以及当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时他们对耶稣说的话具有深刻的讽刺意味。
嘲笑耶稣的人辱骂他,其实是站在了谋杀耶稣的人这一边——也就是那些毁坏耶稣身体/圣殿的人。他们用耶稣自己的预言来嘲笑他,而当他的身体/圣殿在十字架上被毁时,他们自己也在不知不觉中参与了预言的实现。
那些路过的人用耶稣自己的预言嘲讽了他之后,也嘲讽他说:“救救你自己吧! ”
但是,如果耶稣像他们讽刺地要求他那样自救,他就不会实现他的预言——他们会毁灭他,然后三天后他会复活。虽然如果耶稣真的在十字架上自救,那会令人印象深刻,但像耶稣那样从死里复活,则更令人印象深刻。
路过的人对耶稣的第二个侮辱是:“如果你是上帝之子,就从十字架上下来吧。”
神子这个称号是神恩宠或神性的称号。作为弥赛亚,耶稣既因顺服而得到神的恩宠(马太福音 3:17, 17:5),又作为神(马太福音 8:29, 16:16,约翰福音 3:16)。路过的人拒绝接受耶稣的这两点,所以他们嘲笑他。
他们的侮辱表明,即使是那些路过耶稣十字架的普通犹太人也对耶稣有不少了解。他们知道耶稣自称是弥赛亚,也知道许多人相信耶稣是神的儿子。
第二次侮辱与第一次侮辱类似。两者都拒绝耶稣和他的主张,并且都嘲讽地命令他要么拯救自己,要么从十字架上下来。(这些主题将继续与其他侮辱一起出现。)
耶稣顺服父神,被钉在十字架上,证明了他是神的儿子。他通过受难和死亡拯救了世界(歌罗西书 1:20-22)。如果耶稣从十字架上下来拯救了自己,他就无法为世人的罪孽付出代价。他只能通过死在十字架上来做到这一点(歌罗西书 2:13-14)。耶稣选择了更大的奖赏,那就是顺服父神,轻视他们的羞辱(希伯来书 12:2)。耶稣展现了最伟大的爱——为他的敌人献出生命(马太福音 5:44, 约翰福音 15:13, 罗马书 5:7-8),即使他们辱骂他。
宗教领袖的嘲讽
当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时,第二群嘲笑他的人是祭司长,文士和长老:
祭司长和文士并长老也是这样戏弄他(第 41 节)。
马太指出,祭司长,文士和长老们的嘲弄和路过的人辱骂耶稣的方式或模式是一样的。侮辱的模式如下:
祭司长,文士和长老是犹太人的宗教领袖。他们与耶稣为敌。这些派系合谋策划了对耶稣的定罪和钉十字架(马太福音 16:21, 约翰福音 11:47-50)。他们都是他的敌人。祭司长是撒都该人的领袖。文士是宗教律师。长老是法利赛人的领袖。
这三组人合在一起就是犹太最高法庭——公会。几个小时前,公会刚刚非法判处耶稣死刑——现在他们来到耶稣受难地,监督他的处决,进一步羞辱耶稣。
马太记载了祭司长,文士和长老们嘲笑耶稣的三件事。他们所记录的三句侮辱话语本质上都表达了同一种情绪,但内容越来越复杂。
宗教领袖们嘲笑耶稣时说的第一句话是: “他救了别人,不能救自己” (42 节上)。
他们故意用侮辱来讽刺耶稣奇迹般地治愈或拯救他人,同时指出耶稣太软弱以至于无法阻止自己的毁灭,这显然是讽刺。当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时,他似乎无法拯救自己。
但他们的讽刺中还有点讽刺。祭司长,文士和长老们完全误解了耶稣的本质,他的使命以及他蓄意牺牲的意义(马太福音 20:28)。
讽刺的是,耶稣拯救他人却不拯救自己。耶稣选择拯救他人而不是自己。耶稣选择履行天父的旨意(马太福音 26:39),为许多人赎罪(以赛亚书 53:10-12, 罗马书 5:15-19)。
祭司长,文士和长老们嘲讽耶稣的第二种方式是讽刺地对他说:他是以色列的王,现在可以从十字架上下来,我们就信他(第 42b 节)。
这次侮辱与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时所遭受的其他嘲弄一样,都是先嘲笑耶稣的弥赛亚身份,然后挑战他从十字架上下来以证明自己的身份。我们可以把这看作是一种诱惑,就像撒旦在耶稣开始传道时对他的诱惑一样。当时,撒旦引诱耶稣从圣殿跳下,考验他的父是否能拯救他(马太福音 4:5-7)。
“犹太人之王”这个称呼在耶稣时代是一个公认的弥赛亚头衔。耶稣头顶上张贴的告示牌上也写着这个称呼,告示上公布了他被钉十字架的民事罪行。告示牌上写着:
“这是犹太人的王耶稣。” (马太福音 27:37)
当他们这样嘲笑耶稣时,祭司长,文士和长老们似乎正用侮辱性的言语指着耶稣头顶的牌子,甚至还做出侮辱性的手势。
耶稣被正式定罪为叛乱罪。这是犹太人将耶稣带到罗马总督面前时最初指控的罪名之一(路加福音 23:2)。叛乱是彼拉多审问耶稣时最重视的罪行(马太福音 27:11, 马可福音 15:2, 路加福音 23:3, 约翰福音 18:33-37)。彼拉多一再宣称耶稣无罪(马太福音 27:23, 马可福音 15:14, 路加福音 23:4,,, 14-1522约翰福音 18:38)。
彼拉多最后一次试图释放耶稣,他问众人:“我可以把你们的王钉在十字架上吗?”(约翰福音 15:19a)。大祭司回答彼拉多说:“除了凯撒,我们没有王”(约翰福音 15:19b),因为只有上帝才是王,这犯了亵渎罪。不久之后,罗马总督屈服于犹太人的要挟,钉死了耶稣。
他们侮辱耶稣的讽刺之处在于,耶稣其实是犹太人的王。犹太人的王这个称呼是对弥赛亚的常用描述。预言说弥赛亚将像大卫一样成为国王(撒母耳记下 7:12)。宗教领袖侮辱耶稣的原因是他们不相信他是弥赛亚,也不接受他作为真正的国王。
他们嘲笑耶稣,其实是在挑战他,要他证明自己。当他们说“让他从十字架上下来,我们就会相信他”时,他们声称,如果耶稣从十字架上下来,他们就会相信耶稣是弥赛亚。
即使耶稣从十字架上下来,他们中的许多人也不会相信他。我们知道这一点,因为耶稣所做的远比从十字架上下来更伟大。耶稣从坟墓里出来了。即使祭司长,文士和长老们得到了耶稣复活的明确证据,他们中的许多人仍然顽固地不信。
祭司长,文士和长老们的嘲笑与路加所记载的钉死耶稣的罗马士兵在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时嘲笑他的话很相似:
“士兵们也嘲笑他,走到他面前说:“如果你是犹太人的王,可以救救自己吗?’” (路加福音 23:36-37)
当我们将路加对罗马士兵所说的话的记述与马太和马可对耶稣受难的记述结合起来时,我们发现有四个不同的群体在十字架上嘲笑耶稣。
马太记载祭司长,文士和长老们嘲笑耶稣时说的第三件事是:
他信靠上帝;如果上帝喜爱他,就让上帝现在就拯救他;因为他曾说:“我是上帝的儿子” (第 43 节)。
他们这样嘲弄耶稣,其实是在嘲弄他,因为他们非法判处耶稣死刑的宗教罪名就是亵渎罪(马太福音 26:65-66, 27:1,马可福音 14:64, 15:1,路加福音 22:66-71)。
大祭司该亚法非常愤怒和绝望,因为他们的非法和即兴审判无法定罪,从而暴露了整个犹太议会的腐败,于是他介入并非法强迫耶稣作证,
“大祭司对他说:‘我指着永生神叫你起誓告诉我们,你是神的儿子基督不是。’” (马太福音 26:63)
耶稣回答该亚法说:“你自己说了”,然后描述了控告他的人将来会如何看待他:“但我告诉你们,后来你们要看见人子坐在那权能者的右边,驾着天上的云降临”(马太福音 26:64)。
耶稣对该亚法和犹太议会的回答相当于说:“我是基督(弥赛亚),是上帝之子。”
耶稣说的是实话。他是基督,是神的儿子。
尽管耶稣行了许多神迹,传授了许多令人惊奇的教义,过着正直的生活,但祭司长,文士和长老们却拒绝接受耶稣的宣告,因为他们恨耶稣。他们只是把耶稣看作对他们权力和特权的威胁(约翰福音 11:48)。因此,他们非法利用耶稣的供词来定他的罪。
现在,在十字架上,宗教领袖们第三次侮辱耶稣,继续嘲笑耶稣是他自称的那个人。宗教领袖们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侮辱延续了耶稣在十字架上受到的所有侮辱的模式,即嘲笑他的弥赛亚身份,并嘲弄他自救或自救。
他们用这种侮辱来嘲笑耶稣,因为他声称自己与上帝有着如此亲密和信任的关系。他们的侮辱以“他信靠上帝”开始,以“因为他曾说:‘我是上帝的儿子’”结束。作为弥赛亚和上帝之子,耶稣与他的父亲上帝有着亲密的关系(马太福音 3:17, 约翰福音 10:30)。这是模式的第一部分。
但这种嘲讽的第二部分却出现了转折。他们不再像之前的侮辱那样要求耶稣自救,证明他是弥赛亚,而是说:如果上帝喜欢他,就让他现在就救他吧。
在挑战上帝时,宗教领袖违背了诫命:“不可试探耶和华你的上帝”(《申命记》6:16)。
而且他们的挑战是基于错误的前提,并导致了错误的结论。
错误的前提是:如果耶稣真是神的儿子,神一定会拯救他。(大卫王的敌人也得出类似的结论:如果他真是神的受膏者,神一定会拯救他脱离灾难——见诗篇22:8)。
宗教领袖们的嘲笑中隐含着错误的信念:如果耶稣确实作为弥赛亚和/或他的儿子与上帝有如此亲密的关系,那么上帝绝不会让他遭受这样的苦难。
他们对上帝的无知看法就像约伯的朋友一样傲慢无知,他们愚蠢地争辩说只有不义的人才会受苦,而义人会受到上帝的保护,免受尘世的苦难(约伯记 4:7,, 8:334:10-12)。祭司长,文士和长老对耶稣也有同样错误的看法。他们错误地认为:如果上帝喜欢耶稣,那么他就不会让耶稣在十字架上受苦。
上帝对约伯深感喜悦,正如他对待约伯一样,他允许他的孩子们遭遇考验,经历尘世的苦难。他允许这种情况暂时发生,以便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上帝,变得完美和完整(雅各书 1:2-4)。我们人生经历的最大成就就是认识上帝(约翰福音 17:3)。只有在今生,我们才有机会通过信仰认识他。
上帝为了自己的荣耀以及爱他的人的利益而救赎世间的苦难(诗篇 119:71, 罗马书 8:18,, 28哥林多后书 4:17, 彼得前书 5:10)。
在耶稣的尘世生活中,“上帝不忍心让自己的儿子”在十字架上受苦(罗马书 8:32)。上帝利用耶稣的苦难来拯救世界。保罗告诉我们,如果我们像基督一样,以顺服和信仰忍受苦难,我们不仅会成为拥有永生礼物的上帝之子,还会与基督同为后嗣,继承永生的荣耀奖赏(罗马书 8:16-18)。
要了解更多关于永生的礼物,请参阅《圣经说》文章:“什么是永生?如何获得永生的礼物。”
欲了解更多有关永生奖赏的信息,请参阅《圣经说》文章:“永生:接受礼物与继承奖赏。”
认为上帝不会让他的儿子受苦的错误假设证实了祭司长,文士和长老们的错误观点,导致了他们对耶稣和他们自己得出了错误的结论。
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证实了宗教领袖对耶稣的错误看法,即他不是弥赛亚,也不是上帝之子,而是一个骗子。他们大错特错。他不是骗子。耶稣过去是,现在仍然是上帝之子,正如彼得承认的那样(马太福音 16:16-17),也正如负责执行耶稣十字架刑罚的罗马百夫长在他死后承认的那样(马太福音 27:54)。
当祭司长,文士和长老们看到耶稣在十字架上所经受的难以忍受的痛苦时,他们可能出于恶意的无知,为自己和他们合谋定耶稣的罪的众多违法行为辩护。他们可能对自己撒谎,例如:
和马太先前记录的侮辱一样,对耶稣的嘲弄也具有多重讽刺意味。先前解释过的大多数讽刺意味也适用于此。但这次侮辱还具有一种特殊的讽刺意味。
这种侮辱尤其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祭司长,文士和长老们嘲笑耶稣是假弥赛亚的言论恰恰是预言的实现,表明了耶稣就是弥赛亚。
因此,他们的侮辱是马太在耶稣弥赛亚被钉十字架的记述中提到的第五个预言的实现。
当祭司长,文士和长老们说:神若喜悦他,现在可以救他;因为他曾说:“我是神的儿子” (第 43 节)时,他们应验了大卫在诗篇 22 篇中预言的弥赛亚的敌人会对他所说的话,
“凡看见我的人都嘲笑我;他们用嘴唇分开,摇着头,说, “你要将自己交托耶和华,耶和华必拯救他;让他拯救他,因为他喜欢他。’” (诗篇 22:7-8)
讽刺的是,祭司长,文士和长老的辱骂恰恰应验了诗篇 22:8 中有关耶稣的弥赛亚预言。祭司长,文士和长老的嘲讽并没有使耶稣失去弥赛亚的资格。相反,他们的诽谤进一步证明了耶稣确实是上帝的儿子。
耶稣被钉十字架的强盗的嘲弄
当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时,第三群嘲笑他的人是那些在他两边的十字架上的罪犯:
与他同钉十字架的强盗也用同样的话辱骂他(44节)。
马太福音记载了耶稣两边被钉十字架的强盗们如何用同样的话嘲笑他。用同样的话这个表达可能意味着同一种或同一种侮辱方式。这些强盗们嘲笑耶稣时,很可能在重复他们听到别人说的话。
路加记载了至少有一个强盗嘲笑耶稣时说的话,
“被挂在那里的两个犯人中,有一个辱骂他说:‘你不是基督吗?救救自己和我们吧!’” (路加福音 23:39)
此时,另一个被钉在十字架上的强盗,或者说是路加所描述的罪犯,似乎对耶稣改变了看法,
“那一个就应声责备他说:‘你既是一样受刑的,还不怕神吗?我们受苦是应该的,因为我们所受的与我们所做的相称,但这个人没有做过一件不好的事。’” (路加福音 23:40-41)
这位忏悔的罪犯随后表现出对耶稣的非凡信仰,
“他说:‘耶稣,当你得国降临的时候,请记住我!’” (路加福音 23:42)
耶稣以怜悯回应了罪犯的信仰和悔改,
“耶稣对他说:‘我实在告诉你,今日你要同我在乐园里了。’” (路加福音 23:43)
这段故事似乎生动地证明了耶稣对尼哥底母的断言。耶稣告诉他,任何人只要相信他,足以仰望十字架上的他,并希望得到拯救,就会重生。耶稣提到了旷野中杆子上铜蛇的形象。摩西告诉那些被毒蛇咬伤的人,如果他们仰望杆子上举起的蛇,他们就会免于死亡(《民数记》21:4-9)。
同样,耶稣说,任何人只要有足够的信心,仰望他被举起来(在十字架上),就能摆脱罪恶的致命毒害(约翰福音 3:14-15)。十字架上的强盗似乎是这种拯救信仰的真实写照。
要进一步了解耶稣这句话的含义,请参阅《圣经说》文章:“耶稣在十字架上的最后七句话——第二部分:保证的话”。
似乎也是在这个时候,耶稣将照顾母亲的责任委托给他的门徒约翰,因为他不再陪伴在母亲身边,满足她的世俗需要(约翰福音 19:25-27)。
要了解更多关于这种爱的行为,请参阅《圣经说》文章:“耶稣在十字架上的最后七句话——第三部分:爱的话语”。
所有这些来自不同群体的侮辱都是为了亲自谴责和伤害耶稣。对一些人来说,这些侮辱也是为了证明他们内心深处可能知道的严重不公正。所有嘲笑耶稣在十字架上的人——路过的人,宗教领袖和与他一起被钉在十字架上的人——的集体形象让人想起诗篇 22:12-13 中的弥赛亚预言,
“许多公牛围绕着我;巴珊强壮的公牛将我围困。他们向我张大嘴巴,如同抓撕吼叫的狮子。” (诗篇 22:12-13)
这是马太在记述弥赛亚耶稣被钉十字架时提到的第六个预言的实现。
马太福音中关于耶稣受难的记载中,先前公认的预言应验如下:
基督受嘲弄的羞耻与荣耀
所有这些嘲笑都伤害了耶稣。圣经提醒我们,耶稣“凡事受过试探,与我们一样,只是他没有犯罪”(希伯来书 4:15)。作为凡人,耶稣除了在十字架上遭受肉体的痛苦之外,还感受到了人类嘲笑的痛苦。每一次责备都是对他的诱惑,他想按照自己的本能欲望,依靠自己的力量逃避,而不是忍受这些责备,通过对上帝的信仰克服羞辱。
《希伯来书》还告诉我们,耶稣选择了一种视角,使他能够鄙视这些毁灭性的侮辱和羞辱,而不是分享他父的宝座作为忠诚服从的奖励(希伯来书 12:2, 启示录 3:21)。因此,耶稣在十字架上受到的嘲弄是一场强烈而无情的诱惑的考验。赌注是上帝的荣耀和对创造物的救赎。因为耶稣坚持到了最后,他的名字被高举在万名之上(腓立比书 2:9)。
耶稣在客西马尼向他的父祈祷,是为了应对这些诱惑(还有其他诱惑)(马太福音 26:39-42)。此外,耶稣拒绝在被钉上十字架前给他的麻醉酒胆混合物(马太福音 27:34)的原因很可能是为了在面对这些严峻考验时保持头脑清醒。耶稣选择忍受痛苦的纯粹影响,而不是在与最后的诱惑作斗争时让自己的头脑迟钝。
当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时,嘲笑者们辱骂和嘲弄他,似乎有四种基本的诱惑不断回响在耶稣的耳边。
作为神的儿子,他甘愿献出自己的生命,作为完美的赎罪祭品,实现了天父的救赎计划(马太福音 22:39, 约翰福音 10:15, 18)。在面对自救的诱惑时,耶稣表现出无与伦比的无私,牺牲的爱和对上帝旨意的服从,并通过信任天父——甚至至死不渝——战胜了诱惑。耶稣没有自救,而是通过死亡的痛苦拯救了世界(希伯来书 2:9)。
此外,耶稣拒绝拯救自己免于苦难和死亡,这不是软弱的表现,而是神圣力量的表现。他顺从天父的旨意,展现了他对人类的深爱,以及他坚定不移地致力于实现他来到这个世界的目的。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承担了人类的全部罪孽和苦难,献出自己作为终极牺牲,使人类与上帝和解。
耶稣战胜了自救的诱惑,成为所有相信他的人的永恒救赎之源。耶稣向我们展示了如何战胜自己的考验和诱惑——完全信靠上帝并遵从他的旨意。
耶稣的最后话语是将他的救赎和拯救托付给上帝,即使他死了也是如此 ——“父啊,我将我的灵魂交在你手里”(路加福音 23:46)。
要了解有关耶稣的最后话语的更多信息,请参阅《圣经说》文章:“耶稣在十字架上的最后七句话 - 第七部分:信任的话语”。
“就像宴会上不信神的小丑,他们对我咬牙切齿。主啊,你要注视多久?拯救我的灵魂脱离他们的蹂躏……” (诗篇 35:16-17上)
为了证明自己的神性和力量,他从十字架上走下来,让这些不信神的骗子闭嘴,这种诱惑一定非常强烈。
然而,耶稣选择了谦卑和服从,而不是为自己辩护。他明白,他真正的胜利不是通过展示力量或报复,而是通过牺牲的爱和宽恕。作为一个完全的人,他把复仇留给了上帝(申命记 32:35, 罗马书 12:19)。耶稣没有为自己辩护以对抗侮辱和嘲笑,而是保持沉默。
耶稣从十字架上下来,不是为了证明他是犹太人的王或神的儿子,而是因为他是弥赛亚,是神的儿子,所以他留在十字架上。
耶稣没有为自己辩护,而是让上帝成为他的辩护者,从而给上帝的愤怒留下了空间(诗篇 35:22-26)。
耶稣知道祂“不会蒙羞,因为祂相信那为我伸冤的人已经临近了”(以赛亚书 50:7b-8a)。耶稣相信他们的嘲讽“必如衣服渐渐旧了”(以赛亚书 50:9b),祂敌人的言语会反过来焚烧自己(以赛亚书 50:11)。
耶稣选择相信上帝和他的承诺,鄙视和摆脱耻辱,欣喜地期待他的奖赏(希伯来书 12:2)。
耶稣拒绝为自己辩护,体现了他教义的精髓,即强调谦卑,爱和宽恕。为了人类的救赎,他甘愿忍受屈辱和痛苦,表明真正的伟大不在于寻求报复或维护自己的权利,而在于无私的服务和服从上帝的旨意(腓立比书 2:4-5)。
正如他教导他的追随者那样,耶稣知道,尽管他因为服从上帝而受到迫害,折磨,侮辱和辱骂,但他还是得到了祝福——“Makarios”——无比幸福(马太福音 5:10-12)。
最终,耶稣通过复活战胜了为自己辩护的诱惑。通过从死里复活,他展示了他战胜罪恶,死亡和黑暗势力的最终胜利,在敌人面前为自己辩护,确立了他作为神的儿子和世界救主的权威。
诗篇 35 以对弥赛亚的辩护的预言性赞美作为结束。
“愿那些赞同我辩护的人欢呼雀跃;愿他们常说:‘当尊耶和华为大,他喜悦他的仆人兴盛。”我的舌头要宣扬你的公义并要终日赞美你。” (诗篇 35:27-28)
另请参阅:诗篇 22:25-31, 以赛亚书 53:11-12 和 腓立比书 2:8-11
“我徒然劳碌,我耗尽了我的力量,却毫无意义和虚空……” (以赛亚书 49:4上)
当弥赛亚向上帝祈祷他的疑虑时,主向他保证,他的失败将远不止救赎以色列——他的苦难将用于救赎“地极的人”(以赛亚书 49:6)。
尽管遭受无情的嘲讽和侮辱,耶稣仍然坚定地坚持自己是神的儿子和弥赛亚。耶稣在旷野已经面对并战胜了类似的诱惑,当时撒旦试图欺骗他,让他相信自己的身份和目的(马太福音 4:1-11)。现在,在十字架上,耶稣坚持自己神圣使命的真理,相信天父的救赎计划。
在他最黑暗的时刻,耶稣通过实现旧约预言确认了他作为弥赛亚的身份,例如诗篇 22,,,, 313569以赛亚书 42,, 49 和 5053 中的预言,这些预言预示了主的仆人为人类的罪孽而受苦和死亡,以及弥赛亚最终的胜利。耶稣知道他将要遭受这些经文所预言的苦难(马太福音 26:54)。因为他信任圣经和他的父,所以耶稣能够调和他可怕的苦难和他的弥赛亚身份。
祂所遭受的一切嘲弄都源于谎言。每一次诽谤都基于祂所受的苦难与祂自称是弥赛亚之间看似矛盾的事实,但其实是虚假的。耶稣鄙视并驳斥了这些谎言,并信靠上帝的主权,始终顺服至死。
耶稣通过信靠上帝克服了怀疑自己弥赛亚身份的诱惑。正是通过他的信仰和忠诚,他才能够完成弥赛亚的使命。就在他死前,耶稣能够胜利地高呼:“成了!”(约翰福音 19:30)。
最终,耶稣从死里复活,证实了祂战胜了怀疑自己弥赛亚身份的诱惑。耶稣从坟墓中胜利复活,毫无疑问地证明了祂确实是应许的救世主,祂来是为了实现所有经文和上帝的救赎计划,使人类与祂和解。通过祂的死亡和复活,耶稣证明了祂是上帝之子的身份,也是通往永生的唯一道路。
我的上帝,我的上帝,你为什么离弃我?”(马太福音 27:46)
耶稣的呼喊意味着很多事情,其中之一就是他如何应对怀疑上帝对他的爱的诱惑,他问上帝为什么让他遭受这样的痛苦。耶稣的问题是一个绝望但充满信仰的请求,希望他能从中看到自己现在的痛苦。
要进一步了解耶稣的问题的含义,请参阅《圣经说》文章:“耶稣在十字架上的最后七句话——第四部分:令人沮丧的话语”。
尽管上帝当时明显地抛弃了他,保持沉默,但耶稣仍然坚定地相信天父的爱。他明白,他的苦难不是上帝冷漠或抛弃他的证据,而是上帝更伟大的救赎计划的一部分。耶稣的苦难是上帝对人类爱的终极表达。
耶稣来到世上,为了拯救罪人而牺牲自己的生命,以此来展示上帝的爱(约翰一书 4:9-10)。耶稣为我们成为罪,甘愿承受上帝的愤怒,以便我们能得到上帝的恩典(马太福音 26:39, 约翰福音 10:11, 哥林多后书 5:21)。他相信上帝的旨意最终会通过他的牺牲而实现。
耶稣用他的遗言表达了他对上帝的信仰,并将他的灵魂交到了他父亲慈爱的手中(路加福音 23:46)。
耶稣没有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克服诱惑,尽管他的力量非常强大。他倒空了自己,没有依靠他的神力(腓立比书 2:6-7)。耶稣学会了作为人的服从(以赛亚书 50:4-5, 腓立比书 2:8, 希伯来书 5:8)。耶稣克服了所有这些诱惑,就像我们克服诱惑一样——通过信仰依靠主的供应。
在面对这些考验之前,耶稣向上帝祈祷,祈求力量,以免陷入诱惑(马太福音 26:39-42)。上帝并没有“撤去这杯”,意思是消除耶稣面临的巨大困难。但上帝确实回应了基督的祷告,赐予了恩典(路加福音 22:42-43)。耶稣并没有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克服诱惑,尽管他的力量非常强大。我们也不应该依靠自己微弱的能力。
每当我们面临诱惑和考验时,我们都要像耶稣战胜诱惑一样克服困难;如果我们做到了,我们就会得到与耶稣相似的奖赏:
“得胜的,我要赐他在我宝座上与我同坐,就如我得了胜,在我父的宝座上与他同坐一般。” (启示录 3:21)
由谷歌翻译自动从英语翻译过来。
询问圣经说
Ask The Bible Says
马太福音 27:39-44 含义
马太福音 27:39-44 的平行福音记载可以在马可福音 15:28-32 和 路加福音 23:35-37, 39-43 中找到。另见约翰福音 19:25-27。
在介绍了各各他的场景(马太福音 27:36-38)之后,马太开始描述嘲笑耶稣的各类人群。
马太(和马可)提到的三类嘲笑者是:
这三组嘲笑者都遵循了类似的模式。每一组都嘲笑耶稣是弥赛亚,然后又嘲讽他要自救,以证明他是弥赛亚。
对这段经文的注释细分如下:
(马太福音 27:39-40)
(马太福音 27:41-43)
(马太福音 27:44)
(思考耶稣如何克服耻辱的痛苦和诱惑)
路过耶稣十字架的人的嘲笑
当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时,第一批嘲笑他的人是路过的人(第 39 节)。
路过的人都摇着头辱骂他(第 39 节)。
描述“路过的人”指的是许多人从耶稣身边走过,他们进出耶路撒冷城。这证实了耶稣被钉在路边的可能性。如果他被钉在离总督府最近的大门附近(似乎确实如此),那么那里应该是人流量很大的地方。
约翰的目击者记录道:“耶稣被钉十字架的地方离城不远”(约翰福音 19:20)。希伯来书说耶稣“在城门外受苦”(希伯来书 13:13)。这些记录,加上马太和马可对路过的人嘲笑他的描述,表明耶稣被钉在通往耶路撒冷的公路或人流量大的道路旁。
因为当时正值逾越节和无酵节,根据古代历史学家约瑟夫斯(《犹太人的战争》第 2 卷,280 页)的说法,耶路撒冷及其周边地区的人口在此期间膨胀到“不少于 300 万”。那天早上,进城时经过耶稣十字架的人数量应该相当可观。耶稣被钉十字架的地点和时间使弥赛亚耶稣之死成为全国性的奇观。
马太和马可(马可福音 15:29-30)都转述了那些路过耶稣十字架的人如何辱骂他。这种表达方式可能意味着他们真的在向耶稣投掷或扔东西,比如石头或其他物品,以此来鄙视,蔑视和给他造成更多的痛苦。或者,这可能是一种表达方式,用来表达耶稣所遭受的侮辱是持续不断的。当马太和马可描述那些路过的人如何辱骂他时,他们可能同时指这两种情况。
福音书作者还说,他们一边向耶稣摇头,一边侮辱他。这种表情表明,他们通过摇头来表达对耶稣的不满。罗马的十字架可能并没有像绘画或电影中经常描绘的那样被抬得离地面很高。相反,他们可能只把人抬到比正常身高高几英尺或更低的高度,这样嘲笑者就可以近距离地侮辱受害者。
马太记载了路过那里的人们如何辱骂耶稣,这暗示了耶稣被钉十字架时弥赛亚预言的第四次实现。
具体来说,耶稣遭受过路人的虐待与许多预言相符,这些预言预言弥赛亚将遭受以色列人的虐待(诗篇 22:6-7, 诗篇 25:19, 31:11,诗篇 43:1, 诗篇 69:4a,, 69:20以赛亚书 53:3-4)。在这些关于弥赛亚受辱的预言中,诗篇 22:6-7 似乎是最引人注目的——尤其是那些路过耶稣十字架的人对他摇头。
“但我是虫子,不是人,
受人羞辱,被百姓藐视。
凡看见我的人都嘲笑我;
它们用嘴唇分开,摇着头……”
(诗篇 22:6-7)
在描述了那些路过的人如何辱骂耶稣之后,马太列举了两个他们辱骂的例子。
马太记载了路过的人对耶稣的两次辱骂:
请注意,这两种侮辱都遵循一种模式,即嘲笑耶稣是弥赛亚的主张,然后挑战他通过将自己从十字架上救出来来证明自己是弥赛亚。(所有记录下来的对耶稣在十字架上所受的嘲笑都遵循类似的模式)。
这两个记录中的侮辱中的第一个与耶稣在该亚法家里夜间受审时,一些假证人诽谤耶稣的话类似。其中一个假证人声称:
“这个人说:‘我能毁掉上帝的殿堂,三天之内又能重建起来。’”
(马太福音 26:61)
没有任何记录表明耶稣曾经说过那些指控者和嘲笑者声称他说过的话。
耶稣说:“你们拆毁这殿,我三日内要再建立起来”(约翰福音 2:19)。
请注意,耶稣并没有说他会或能够摧毁圣殿,而是声称如果圣殿被摧毁,他可以重建它。因此,指控者和嘲笑者在辱骂耶稣时似乎都曲解了耶稣的话。
他们辱骂的真正目的是这样的:任何能在三天内摧毁并重建圣殿的人,都应该能毫无问题地将自己从十字架上救下来。
但是上帝不能被嘲笑(加拉太书 6:7)。
那些嘲笑耶稣的人被欺骗了。他们不仅错误地引用了耶稣的话,更重要的是他们没有理解耶稣的意思。
耶稣在早期传道时说过:“你们拆毁这殿,我三日内要再建立起来”(约翰福音 2:19),当时宗教领袖质疑他清除圣殿中兑换银钱之人的权威(约翰福音 2:18)。当耶稣说这话时,他并不像他们所想的那样是指耶路撒冷的圣殿,而是指他的身体“这殿”(约翰福音 19:21)。
耶稣这样说,是在预言他们会毁掉他的身体,三天后他会从死里复活。当这些事情发生时,这将证明他作为弥赛亚的权威(约翰福音 2:18-22)。换句话说,当他们质疑耶稣的权威时,他实际上是在告诉他们:“杀了我,三天后我会复活,然后你们就再也没有理由质疑我的权威了。”
虐待者对耶稣的误解以及当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时他们对耶稣说的话具有深刻的讽刺意味。
嘲笑耶稣的人辱骂他,其实是站在了谋杀耶稣的人这一边——也就是那些毁坏耶稣身体/圣殿的人。他们用耶稣自己的预言来嘲笑他,而当他的身体/圣殿在十字架上被毁时,他们自己也在不知不觉中参与了预言的实现。
那些路过的人用耶稣自己的预言嘲讽了他之后,也嘲讽他说:“救救你自己吧! ”
但是,如果耶稣像他们讽刺地要求他那样自救,他就不会实现他的预言——他们会毁灭他,然后三天后他会复活。虽然如果耶稣真的在十字架上自救,那会令人印象深刻,但像耶稣那样从死里复活,则更令人印象深刻。
路过的人对耶稣的第二个侮辱是:“如果你是上帝之子,就从十字架上下来吧。”
神子这个称号是神恩宠或神性的称号。作为弥赛亚,耶稣既因顺服而得到神的恩宠(马太福音 3:17, 17:5),又作为神(马太福音 8:29, 16:16,约翰福音 3:16)。路过的人拒绝接受耶稣的这两点,所以他们嘲笑他。
他们的侮辱表明,即使是那些路过耶稣十字架的普通犹太人也对耶稣有不少了解。他们知道耶稣自称是弥赛亚,也知道许多人相信耶稣是神的儿子。
第二次侮辱与第一次侮辱类似。两者都拒绝耶稣和他的主张,并且都嘲讽地命令他要么拯救自己,要么从十字架上下来。(这些主题将继续与其他侮辱一起出现。)
耶稣顺服父神,被钉在十字架上,证明了他是神的儿子。他通过受难和死亡拯救了世界(歌罗西书 1:20-22)。如果耶稣从十字架上下来拯救了自己,他就无法为世人的罪孽付出代价。他只能通过死在十字架上来做到这一点(歌罗西书 2:13-14)。耶稣选择了更大的奖赏,那就是顺服父神,轻视他们的羞辱(希伯来书 12:2)。耶稣展现了最伟大的爱——为他的敌人献出生命(马太福音 5:44, 约翰福音 15:13, 罗马书 5:7-8),即使他们辱骂他。
宗教领袖的嘲讽
当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时,第二群嘲笑他的人是祭司长,文士和长老:
祭司长和文士并长老也是这样戏弄他(第 41 节)。
马太指出,祭司长,文士和长老们的嘲弄和路过的人辱骂耶稣的方式或模式是一样的。侮辱的模式如下:
祭司长,文士和长老是犹太人的宗教领袖。他们与耶稣为敌。这些派系合谋策划了对耶稣的定罪和钉十字架(马太福音 16:21, 约翰福音 11:47-50)。他们都是他的敌人。祭司长是撒都该人的领袖。文士是宗教律师。长老是法利赛人的领袖。
这三组人合在一起就是犹太最高法庭——公会。几个小时前,公会刚刚非法判处耶稣死刑——现在他们来到耶稣受难地,监督他的处决,进一步羞辱耶稣。
马太记载了祭司长,文士和长老们嘲笑耶稣的三件事。他们所记录的三句侮辱话语本质上都表达了同一种情绪,但内容越来越复杂。
宗教领袖们嘲笑耶稣时说的第一句话是: “他救了别人,不能救自己” (42 节上)。
他们故意用侮辱来讽刺耶稣奇迹般地治愈或拯救他人,同时指出耶稣太软弱以至于无法阻止自己的毁灭,这显然是讽刺。当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时,他似乎无法拯救自己。
但他们的讽刺中还有点讽刺。祭司长,文士和长老们完全误解了耶稣的本质,他的使命以及他蓄意牺牲的意义(马太福音 20:28)。
讽刺的是,耶稣拯救他人却不拯救自己。耶稣选择拯救他人而不是自己。耶稣选择履行天父的旨意(马太福音 26:39),为许多人赎罪(以赛亚书 53:10-12, 罗马书 5:15-19)。
祭司长,文士和长老们嘲讽耶稣的第二种方式是讽刺地对他说:他是以色列的王,现在可以从十字架上下来,我们就信他(第 42b 节)。
这次侮辱与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时所遭受的其他嘲弄一样,都是先嘲笑耶稣的弥赛亚身份,然后挑战他从十字架上下来以证明自己的身份。我们可以把这看作是一种诱惑,就像撒旦在耶稣开始传道时对他的诱惑一样。当时,撒旦引诱耶稣从圣殿跳下,考验他的父是否能拯救他(马太福音 4:5-7)。
“犹太人之王”这个称呼在耶稣时代是一个公认的弥赛亚头衔。耶稣头顶上张贴的告示牌上也写着这个称呼,告示上公布了他被钉十字架的民事罪行。告示牌上写着:
“这是犹太人的王耶稣。”
(马太福音 27:37)
当他们这样嘲笑耶稣时,祭司长,文士和长老们似乎正用侮辱性的言语指着耶稣头顶的牌子,甚至还做出侮辱性的手势。
耶稣被正式定罪为叛乱罪。这是犹太人将耶稣带到罗马总督面前时最初指控的罪名之一(路加福音 23:2)。叛乱是彼拉多审问耶稣时最重视的罪行(马太福音 27:11, 马可福音 15:2, 路加福音 23:3, 约翰福音 18:33-37)。彼拉多一再宣称耶稣无罪(马太福音 27:23, 马可福音 15:14, 路加福音 23:4,,, 14-1522约翰福音 18:38)。
彼拉多最后一次试图释放耶稣,他问众人:“我可以把你们的王钉在十字架上吗?”(约翰福音 15:19a)。大祭司回答彼拉多说:“除了凯撒,我们没有王”(约翰福音 15:19b),因为只有上帝才是王,这犯了亵渎罪。不久之后,罗马总督屈服于犹太人的要挟,钉死了耶稣。
他们侮辱耶稣的讽刺之处在于,耶稣其实是犹太人的王。犹太人的王这个称呼是对弥赛亚的常用描述。预言说弥赛亚将像大卫一样成为国王(撒母耳记下 7:12)。宗教领袖侮辱耶稣的原因是他们不相信他是弥赛亚,也不接受他作为真正的国王。
他们嘲笑耶稣,其实是在挑战他,要他证明自己。当他们说“让他从十字架上下来,我们就会相信他”时,他们声称,如果耶稣从十字架上下来,他们就会相信耶稣是弥赛亚。
即使耶稣从十字架上下来,他们中的许多人也不会相信他。我们知道这一点,因为耶稣所做的远比从十字架上下来更伟大。耶稣从坟墓里出来了。即使祭司长,文士和长老们得到了耶稣复活的明确证据,他们中的许多人仍然顽固地不信。
祭司长,文士和长老们的嘲笑与路加所记载的钉死耶稣的罗马士兵在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时嘲笑他的话很相似:
“士兵们也嘲笑他,走到他面前说:“如果你是犹太人的王,可以救救自己吗?’”
(路加福音 23:36-37)
当我们将路加对罗马士兵所说的话的记述与马太和马可对耶稣受难的记述结合起来时,我们发现有四个不同的群体在十字架上嘲笑耶稣。
(马太福音 27:39-40, 马可福音 15:29-30)
(马太福音 27:41-43, 马可福音 15:31-32a)
(马太福音 27:44, 马可福音 15:32b)
(路加福音 23:36-37)
马太记载祭司长,文士和长老们嘲笑耶稣时说的第三件事是:
他信靠上帝;如果上帝喜爱他,就让上帝现在就拯救他;因为他曾说:“我是上帝的儿子” (第 43 节)。
他们这样嘲弄耶稣,其实是在嘲弄他,因为他们非法判处耶稣死刑的宗教罪名就是亵渎罪(马太福音 26:65-66, 27:1,马可福音 14:64, 15:1,路加福音 22:66-71)。
大祭司该亚法非常愤怒和绝望,因为他们的非法和即兴审判无法定罪,从而暴露了整个犹太议会的腐败,于是他介入并非法强迫耶稣作证,
“大祭司对他说:‘我指着永生神叫你起誓告诉我们,你是神的儿子基督不是。’”
(马太福音 26:63)
耶稣回答该亚法说:“你自己说了”,然后描述了控告他的人将来会如何看待他:“但我告诉你们,后来你们要看见人子坐在那权能者的右边,驾着天上的云降临”(马太福音 26:64)。
耶稣对该亚法和犹太议会的回答相当于说:“我是基督(弥赛亚),是上帝之子。”
耶稣说的是实话。他是基督,是神的儿子。
尽管耶稣行了许多神迹,传授了许多令人惊奇的教义,过着正直的生活,但祭司长,文士和长老们却拒绝接受耶稣的宣告,因为他们恨耶稣。他们只是把耶稣看作对他们权力和特权的威胁(约翰福音 11:48)。因此,他们非法利用耶稣的供词来定他的罪。
现在,在十字架上,宗教领袖们第三次侮辱耶稣,继续嘲笑耶稣是他自称的那个人。宗教领袖们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侮辱延续了耶稣在十字架上受到的所有侮辱的模式,即嘲笑他的弥赛亚身份,并嘲弄他自救或自救。
他们用这种侮辱来嘲笑耶稣,因为他声称自己与上帝有着如此亲密和信任的关系。他们的侮辱以“他信靠上帝”开始,以“因为他曾说:‘我是上帝的儿子’”结束。作为弥赛亚和上帝之子,耶稣与他的父亲上帝有着亲密的关系(马太福音 3:17, 约翰福音 10:30)。这是模式的第一部分。
但这种嘲讽的第二部分却出现了转折。他们不再像之前的侮辱那样要求耶稣自救,证明他是弥赛亚,而是说:如果上帝喜欢他,就让他现在就救他吧。
在挑战上帝时,宗教领袖违背了诫命:“不可试探耶和华你的上帝”(《申命记》6:16)。
而且他们的挑战是基于错误的前提,并导致了错误的结论。
错误的前提是:如果耶稣真是神的儿子,神一定会拯救他。(大卫王的敌人也得出类似的结论:如果他真是神的受膏者,神一定会拯救他脱离灾难——见诗篇22:8)。
宗教领袖们的嘲笑中隐含着错误的信念:如果耶稣确实作为弥赛亚和/或他的儿子与上帝有如此亲密的关系,那么上帝绝不会让他遭受这样的苦难。
他们对上帝的无知看法就像约伯的朋友一样傲慢无知,他们愚蠢地争辩说只有不义的人才会受苦,而义人会受到上帝的保护,免受尘世的苦难(约伯记 4:7,, 8:334:10-12)。祭司长,文士和长老对耶稣也有同样错误的看法。他们错误地认为:如果上帝喜欢耶稣,那么他就不会让耶稣在十字架上受苦。
上帝对约伯深感喜悦,正如他对待约伯一样,他允许他的孩子们遭遇考验,经历尘世的苦难。他允许这种情况暂时发生,以便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上帝,变得完美和完整(雅各书 1:2-4)。我们人生经历的最大成就就是认识上帝(约翰福音 17:3)。只有在今生,我们才有机会通过信仰认识他。
上帝为了自己的荣耀以及爱他的人的利益而救赎世间的苦难(诗篇 119:71, 罗马书 8:18,, 28哥林多后书 4:17, 彼得前书 5:10)。
在耶稣的尘世生活中,“上帝不忍心让自己的儿子”在十字架上受苦(罗马书 8:32)。上帝利用耶稣的苦难来拯救世界。保罗告诉我们,如果我们像基督一样,以顺服和信仰忍受苦难,我们不仅会成为拥有永生礼物的上帝之子,还会与基督同为后嗣,继承永生的荣耀奖赏(罗马书 8:16-18)。
要了解更多关于永生的礼物,请参阅《圣经说》文章:“什么是永生?如何获得永生的礼物。”
欲了解更多有关永生奖赏的信息,请参阅《圣经说》文章:“永生:接受礼物与继承奖赏。”
认为上帝不会让他的儿子受苦的错误假设证实了祭司长,文士和长老们的错误观点,导致了他们对耶稣和他们自己得出了错误的结论。
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证实了宗教领袖对耶稣的错误看法,即他不是弥赛亚,也不是上帝之子,而是一个骗子。他们大错特错。他不是骗子。耶稣过去是,现在仍然是上帝之子,正如彼得承认的那样(马太福音 16:16-17),也正如负责执行耶稣十字架刑罚的罗马百夫长在他死后承认的那样(马太福音 27:54)。
当祭司长,文士和长老们看到耶稣在十字架上所经受的难以忍受的痛苦时,他们可能出于恶意的无知,为自己和他们合谋定耶稣的罪的众多违法行为辩护。他们可能对自己撒谎,例如:
和马太先前记录的侮辱一样,对耶稣的嘲弄也具有多重讽刺意味。先前解释过的大多数讽刺意味也适用于此。但这次侮辱还具有一种特殊的讽刺意味。
这种侮辱尤其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祭司长,文士和长老们嘲笑耶稣是假弥赛亚的言论恰恰是预言的实现,表明了耶稣就是弥赛亚。
因此,他们的侮辱是马太在耶稣弥赛亚被钉十字架的记述中提到的第五个预言的实现。
当祭司长,文士和长老们说:神若喜悦他,现在可以救他;因为他曾说:“我是神的儿子” (第 43 节)时,他们应验了大卫在诗篇 22 篇中预言的弥赛亚的敌人会对他所说的话,
“凡看见我的人都嘲笑我;
他们用嘴唇分开,摇着头,说,
“你要将自己交托耶和华,耶和华必拯救他;
让他拯救他,因为他喜欢他。’”
(诗篇 22:7-8)
讽刺的是,祭司长,文士和长老的辱骂恰恰应验了诗篇 22:8 中有关耶稣的弥赛亚预言。祭司长,文士和长老的嘲讽并没有使耶稣失去弥赛亚的资格。相反,他们的诽谤进一步证明了耶稣确实是上帝的儿子。
耶稣被钉十字架的强盗的嘲弄
当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时,第三群嘲笑他的人是那些在他两边的十字架上的罪犯:
与他同钉十字架的强盗也用同样的话辱骂他(44节)。
马太福音记载了耶稣两边被钉十字架的强盗们如何用同样的话嘲笑他。用同样的话这个表达可能意味着同一种或同一种侮辱方式。这些强盗们嘲笑耶稣时,很可能在重复他们听到别人说的话。
路加记载了至少有一个强盗嘲笑耶稣时说的话,
“被挂在那里的两个犯人中,有一个辱骂他说:‘你不是基督吗?救救自己和我们吧!’”
(路加福音 23:39)
此时,另一个被钉在十字架上的强盗,或者说是路加所描述的罪犯,似乎对耶稣改变了看法,
“那一个就应声责备他说:‘你既是一样受刑的,还不怕神吗?我们受苦是应该的,因为我们所受的与我们所做的相称,但这个人没有做过一件不好的事。’”
(路加福音 23:40-41)
这位忏悔的罪犯随后表现出对耶稣的非凡信仰,
“他说:‘耶稣,当你得国降临的时候,请记住我!’”
(路加福音 23:42)
耶稣以怜悯回应了罪犯的信仰和悔改,
“耶稣对他说:‘我实在告诉你,今日你要同我在乐园里了。’”
(路加福音 23:43)
这段故事似乎生动地证明了耶稣对尼哥底母的断言。耶稣告诉他,任何人只要相信他,足以仰望十字架上的他,并希望得到拯救,就会重生。耶稣提到了旷野中杆子上铜蛇的形象。摩西告诉那些被毒蛇咬伤的人,如果他们仰望杆子上举起的蛇,他们就会免于死亡(《民数记》21:4-9)。
同样,耶稣说,任何人只要有足够的信心,仰望他被举起来(在十字架上),就能摆脱罪恶的致命毒害(约翰福音 3:14-15)。十字架上的强盗似乎是这种拯救信仰的真实写照。
要进一步了解耶稣这句话的含义,请参阅《圣经说》文章:“耶稣在十字架上的最后七句话——第二部分:保证的话”。
似乎也是在这个时候,耶稣将照顾母亲的责任委托给他的门徒约翰,因为他不再陪伴在母亲身边,满足她的世俗需要(约翰福音 19:25-27)。
要了解更多关于这种爱的行为,请参阅《圣经说》文章:“耶稣在十字架上的最后七句话——第三部分:爱的话语”。
所有这些来自不同群体的侮辱都是为了亲自谴责和伤害耶稣。对一些人来说,这些侮辱也是为了证明他们内心深处可能知道的严重不公正。所有嘲笑耶稣在十字架上的人——路过的人,宗教领袖和与他一起被钉在十字架上的人——的集体形象让人想起诗篇 22:12-13 中的弥赛亚预言,
“许多公牛围绕着我;
巴珊强壮的公牛将我围困。
他们向我张大嘴巴,
如同抓撕吼叫的狮子。”
(诗篇 22:12-13)
这是马太在记述弥赛亚耶稣被钉十字架时提到的第六个预言的实现。
马太福音中关于耶稣受难的记载中,先前公认的预言应验如下:
基督受嘲弄的羞耻与荣耀
所有这些嘲笑都伤害了耶稣。圣经提醒我们,耶稣“凡事受过试探,与我们一样,只是他没有犯罪”(希伯来书 4:15)。作为凡人,耶稣除了在十字架上遭受肉体的痛苦之外,还感受到了人类嘲笑的痛苦。每一次责备都是对他的诱惑,他想按照自己的本能欲望,依靠自己的力量逃避,而不是忍受这些责备,通过对上帝的信仰克服羞辱。
《希伯来书》还告诉我们,耶稣选择了一种视角,使他能够鄙视这些毁灭性的侮辱和羞辱,而不是分享他父的宝座作为忠诚服从的奖励(希伯来书 12:2, 启示录 3:21)。因此,耶稣在十字架上受到的嘲弄是一场强烈而无情的诱惑的考验。赌注是上帝的荣耀和对创造物的救赎。因为耶稣坚持到了最后,他的名字被高举在万名之上(腓立比书 2:9)。
耶稣在客西马尼向他的父祈祷,是为了应对这些诱惑(还有其他诱惑)(马太福音 26:39-42)。此外,耶稣拒绝在被钉上十字架前给他的麻醉酒胆混合物(马太福音 27:34)的原因很可能是为了在面对这些严峻考验时保持头脑清醒。耶稣选择忍受痛苦的纯粹影响,而不是在与最后的诱惑作斗争时让自己的头脑迟钝。
当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时,嘲笑者们辱骂和嘲弄他,似乎有四种基本的诱惑不断回响在耶稣的耳边。
作为神的儿子,他甘愿献出自己的生命,作为完美的赎罪祭品,实现了天父的救赎计划(马太福音 22:39, 约翰福音 10:15, 18)。在面对自救的诱惑时,耶稣表现出无与伦比的无私,牺牲的爱和对上帝旨意的服从,并通过信任天父——甚至至死不渝——战胜了诱惑。耶稣没有自救,而是通过死亡的痛苦拯救了世界(希伯来书 2:9)。
此外,耶稣拒绝拯救自己免于苦难和死亡,这不是软弱的表现,而是神圣力量的表现。他顺从天父的旨意,展现了他对人类的深爱,以及他坚定不移地致力于实现他来到这个世界的目的。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承担了人类的全部罪孽和苦难,献出自己作为终极牺牲,使人类与上帝和解。
耶稣战胜了自救的诱惑,成为所有相信他的人的永恒救赎之源。耶稣向我们展示了如何战胜自己的考验和诱惑——完全信靠上帝并遵从他的旨意。
耶稣的最后话语是将他的救赎和拯救托付给上帝,即使他死了也是如此 ——“父啊,我将我的灵魂交在你手里”(路加福音 23:46)。
要了解有关耶稣的最后话语的更多信息,请参阅《圣经说》文章:“耶稣在十字架上的最后七句话 - 第七部分:信任的话语”。
“就像宴会上不信神的小丑,
他们对我咬牙切齿。
主啊,你要注视多久?
拯救我的灵魂脱离他们的蹂躏……”
(诗篇 35:16-17上)
为了证明自己的神性和力量,他从十字架上走下来,让这些不信神的骗子闭嘴,这种诱惑一定非常强烈。
然而,耶稣选择了谦卑和服从,而不是为自己辩护。他明白,他真正的胜利不是通过展示力量或报复,而是通过牺牲的爱和宽恕。作为一个完全的人,他把复仇留给了上帝(申命记 32:35, 罗马书 12:19)。耶稣没有为自己辩护以对抗侮辱和嘲笑,而是保持沉默。
耶稣从十字架上下来,不是为了证明他是犹太人的王或神的儿子,而是因为他是弥赛亚,是神的儿子,所以他留在十字架上。
耶稣没有为自己辩护,而是让上帝成为他的辩护者,从而给上帝的愤怒留下了空间(诗篇 35:22-26)。
耶稣知道祂“不会蒙羞,因为祂相信那为我伸冤的人已经临近了”(以赛亚书 50:7b-8a)。耶稣相信他们的嘲讽“必如衣服渐渐旧了”(以赛亚书 50:9b),祂敌人的言语会反过来焚烧自己(以赛亚书 50:11)。
耶稣选择相信上帝和他的承诺,鄙视和摆脱耻辱,欣喜地期待他的奖赏(希伯来书 12:2)。
耶稣拒绝为自己辩护,体现了他教义的精髓,即强调谦卑,爱和宽恕。为了人类的救赎,他甘愿忍受屈辱和痛苦,表明真正的伟大不在于寻求报复或维护自己的权利,而在于无私的服务和服从上帝的旨意(腓立比书 2:4-5)。
正如他教导他的追随者那样,耶稣知道,尽管他因为服从上帝而受到迫害,折磨,侮辱和辱骂,但他还是得到了祝福——“Makarios”——无比幸福(马太福音 5:10-12)。
最终,耶稣通过复活战胜了为自己辩护的诱惑。通过从死里复活,他展示了他战胜罪恶,死亡和黑暗势力的最终胜利,在敌人面前为自己辩护,确立了他作为神的儿子和世界救主的权威。
诗篇 35 以对弥赛亚的辩护的预言性赞美作为结束。
“愿那些赞同我辩护的人欢呼雀跃;
愿他们常说:‘当尊耶和华为大,
他喜悦他的仆人兴盛。”
我的舌头要宣扬你的公义
并要终日赞美你。”
(诗篇 35:27-28)
另请参阅:诗篇 22:25-31, 以赛亚书 53:11-12 和 腓立比书 2:8-11
“我徒然劳碌,
我耗尽了我的力量,却毫无意义和虚空……”
(以赛亚书 49:4上)
当弥赛亚向上帝祈祷他的疑虑时,主向他保证,他的失败将远不止救赎以色列——他的苦难将用于救赎“地极的人”(以赛亚书 49:6)。
尽管遭受无情的嘲讽和侮辱,耶稣仍然坚定地坚持自己是神的儿子和弥赛亚。耶稣在旷野已经面对并战胜了类似的诱惑,当时撒旦试图欺骗他,让他相信自己的身份和目的(马太福音 4:1-11)。现在,在十字架上,耶稣坚持自己神圣使命的真理,相信天父的救赎计划。
在他最黑暗的时刻,耶稣通过实现旧约预言确认了他作为弥赛亚的身份,例如诗篇 22,,,, 313569以赛亚书 42,, 49 和 5053 中的预言,这些预言预示了主的仆人为人类的罪孽而受苦和死亡,以及弥赛亚最终的胜利。耶稣知道他将要遭受这些经文所预言的苦难(马太福音 26:54)。因为他信任圣经和他的父,所以耶稣能够调和他可怕的苦难和他的弥赛亚身份。
祂所遭受的一切嘲弄都源于谎言。每一次诽谤都基于祂所受的苦难与祂自称是弥赛亚之间看似矛盾的事实,但其实是虚假的。耶稣鄙视并驳斥了这些谎言,并信靠上帝的主权,始终顺服至死。
耶稣通过信靠上帝克服了怀疑自己弥赛亚身份的诱惑。正是通过他的信仰和忠诚,他才能够完成弥赛亚的使命。就在他死前,耶稣能够胜利地高呼:“成了!”(约翰福音 19:30)。
最终,耶稣从死里复活,证实了祂战胜了怀疑自己弥赛亚身份的诱惑。耶稣从坟墓中胜利复活,毫无疑问地证明了祂确实是应许的救世主,祂来是为了实现所有经文和上帝的救赎计划,使人类与祂和解。通过祂的死亡和复活,耶稣证明了祂是上帝之子的身份,也是通往永生的唯一道路。
我的上帝,我的上帝,你为什么离弃我?”(马太福音 27:46)
耶稣的呼喊意味着很多事情,其中之一就是他如何应对怀疑上帝对他的爱的诱惑,他问上帝为什么让他遭受这样的痛苦。耶稣的问题是一个绝望但充满信仰的请求,希望他能从中看到自己现在的痛苦。
要进一步了解耶稣的问题的含义,请参阅《圣经说》文章:“耶稣在十字架上的最后七句话——第四部分:令人沮丧的话语”。
尽管上帝当时明显地抛弃了他,保持沉默,但耶稣仍然坚定地相信天父的爱。他明白,他的苦难不是上帝冷漠或抛弃他的证据,而是上帝更伟大的救赎计划的一部分。耶稣的苦难是上帝对人类爱的终极表达。
耶稣来到世上,为了拯救罪人而牺牲自己的生命,以此来展示上帝的爱(约翰一书 4:9-10)。耶稣为我们成为罪,甘愿承受上帝的愤怒,以便我们能得到上帝的恩典(马太福音 26:39, 约翰福音 10:11, 哥林多后书 5:21)。他相信上帝的旨意最终会通过他的牺牲而实现。
耶稣用他的遗言表达了他对上帝的信仰,并将他的灵魂交到了他父亲慈爱的手中(路加福音 23:46)。
耶稣没有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克服诱惑,尽管他的力量非常强大。他倒空了自己,没有依靠他的神力(腓立比书 2:6-7)。耶稣学会了作为人的服从(以赛亚书 50:4-5, 腓立比书 2:8, 希伯来书 5:8)。耶稣克服了所有这些诱惑,就像我们克服诱惑一样——通过信仰依靠主的供应。
在面对这些考验之前,耶稣向上帝祈祷,祈求力量,以免陷入诱惑(马太福音 26:39-42)。上帝并没有“撤去这杯”,意思是消除耶稣面临的巨大困难。但上帝确实回应了基督的祷告,赐予了恩典(路加福音 22:42-43)。耶稣并没有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克服诱惑,尽管他的力量非常强大。我们也不应该依靠自己微弱的能力。
每当我们面临诱惑和考验时,我们都要像耶稣战胜诱惑一样克服困难;如果我们做到了,我们就会得到与耶稣相似的奖赏:
“得胜的,我要赐他在我宝座上与我同坐,就如我得了胜,在我父的宝座上与他同坐一般。”
(启示录 3:21)
由谷歌翻译自动从英语翻译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