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对峙的对应福音记载是在马可福音12:10-11和路加福音20:17-18。
耶稣刚刚给在圣殿的祭司和长老讲了两个有关他权柄的比喻,以及神如何看待以色列不顺服和滥用他们的管理职责。他们不顺服的后果导致他们失去自己的权柄,而这一权柄会被赐予悔改的罪人,他们是更配跟随神的人(马太福音21:28-41)。
第二个比喻描述了邪恶的园户,他们杀害了被打发来收取果子的家主仆人和儿子。这一比喻预言性地预示了这些祭司要如何设谋杀害耶稣,而这样做是为了促进自己的权柄。但是,它也是一则警告,使他们意识到神已经差派自己的儿子到他们中间,他们不当谋杀他,而应当听从他。
耶稣结束了他的比喻,问祭司和长老这邪恶的园户在家主回来时会经历什么(马太福音12:40)。他们回答说“要下毒手除灭那些恶人,将葡萄园另租给那按着时候交果子的园户”(马太福音21:41)。
耶稣立刻接着祭司和长老的观察,问了一个责备性的问题:
“经上写着:匠人所弃的石头,已作了房角的头块石头。这是主所做的,在我们眼中看为希奇。这经你们没有念过吗?
耶稣问题的结构是相当尖锐的,其负面结构——“你们没有……”——假设了祭司和长老从来没有念过经上的这段经文。再或,即使他们念过,也从未明白。犹太领袖被认为是犹太律法的专家,指责他们不明白犹太经文的规定是一种轻视。
这段经文是对诗篇118:22-23的直接引用。在这个时刻,很难想象耶稣可以对祭司引用比这段经文更合适的经文了。这段经文让人想起几天前众人的弥赛亚宣告。它突出了弥赛亚预言的应验,且重申了耶稣先前比喻的重点。
诗篇118篇,就是耶稣那一周早先进入耶路撒冷,众人向耶稣欢呼“和散那”时所引用的相同诗篇(诗篇118:26;马太福音21:9)。耶稣问祭司问题的经文就在众人在他荣入圣城时宣告的经文之前。他对这篇诗篇的使用和插入是对众人弥赛亚呐喊的赞许性呼应。
这一引用是一个建筑比喻。在钢梁出现之前,石头是加固建筑物的首选建筑材料。匠人检查石头以确保它们的最佳用途。有些石头被弃,被认为是不能用于建筑的,而其它石头因其性能而被高度重视。最大和最坚固的石头被选为作建筑物的根基。房角的头块石头是当中最坚固和最优质的石头,因为它被用来支撑整个建筑物的重量。
诗篇118篇的这个比喻表达了整本旧约的一个共同主题。该主题是:神经常忽视强者,却拣选弱者来完成祂的目的。这一主题以无数的方式得以表达:神拣选年迈的亚伯拉罕和撒拉来生育祂的子民(创世记12:1-6;希伯来书11:8-12);祂的应许通过雅各而不是他的哥哥来传承(玛拉基书1:2-3;罗马书9:13);神使用口吃拙口的摩西来在法老面前代表祂讲话(出埃及记4:10);神呼召被奴役的以色列人成为祂的子民(申命记4:20; 5:6);他呼召怯懦的基甸来带领祂的百姓抵抗米甸人(士师记6:11-16);神拣选年幼,无经验的,或许还是私生子的大卫来作以色列的王(撒母耳记上16:7)。在所有的这些例子中最重要的是,神拣选人类在天使之上,来管理祂的受造物(见诗篇8章的解经注释)。
通过引用这篇诗篇,耶稣教导说,同样的主题也应用于他身为弥赛亚的角色。耶稣是匠人所弃的石头。他所讲话的对象,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就是弃他的匠人。
耶稣问祭司和长老之问题的效果是,“你们明白会有何事发生在邪恶的园户身上,怎么就无法意识到你们的行为和他们的一样呢?岂不知你们是在弃绝神国里房角的头块石头吗?”耶稣现在向祭司和长老明确表明,比喻中的园户代表他们,而耶稣就是家主神的儿子。
耶稣对诗篇118篇的使用不仅让人回想起众人的“和散那”欢呼,还强调了经上的两处预言应验。首先,祭司会拒绝耶稣的弥赛亚身份(马太福音26:63-67)。其次,耶稣依然是弥赛亚,是整个神的国所建立其上的根基(哥林多前书3:11)。
祭司和长老无法禁止这事发生,因为这是主所做的。尽管祭司和长老犯了错误,耶稣依然是神国度,以色列和基督身体教会之“建筑”的房角的头块石头。换言之,他们对他的拒绝并没有削弱耶稣依然是弥赛亚的事实。讽刺的是,拒绝耶稣为弥赛亚反而应验了诗篇118篇的这则弥赛亚预言。他们的拒绝不会使他失去身为他们王的资格,也无法削弱,限制,或阻止他完成弥赛亚应当完成的一切。虽然他们会拒绝他,耶稣依然会作神国度里为根基的房角的头块石头。他们不能阻止神成就祂的旨意。
耶稣从死里复活之后,彼得在他受审期间引用了诗篇118:22-23“他是你们匠人所弃的石头,已成了房角的头块石头”,试图说服公会相信耶稣就是弥赛亚(使徒行传4:11)。很有可能,最初在耶稣被钉十字架的前一周听过他引用诗篇118:22-23的许多祭司和长老,也在数月后彼得再次引用时在场。
耶稣引用诗篇118篇的23节:这是主所做的,在我们眼中看为希奇,以此作为总结。希奇一词的意思是“意想不到的”或“惊人的”。更令人惊奇的是,弥赛亚被祂自己的百姓拒绝,这是主所做的(约翰福音1:11)。但是,通过以色列的拒绝,外邦人被允许嫁接于以色列的良善之树(罗马书11:11,, 1924)。
对于当时的犹太人而言,意识到弥赛亚国度会容纳从异国而来的外邦人是令人希奇和哑然失声的。然而,这就是将要发生的事。数十年之后,保罗在他写给以外邦人为主的以弗所书信中依然对这一奇事感到希奇。
“这样,你们不再作外人和客旅,是与圣徒同国,是神家里的人了;并且被建造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有基督耶稣自己为房角石,各房靠他联络得合式,渐渐成为主的圣殿。你们也靠他同被建造,成为神藉着圣灵居住的所在。”(以弗所书2:19-22)
诗篇118:22-23的经文也被引用在彼得前书2:7-8中。
耶稣引用诗篇118篇的经文也让人想起了以赛亚书的预言。
“所以,主耶和华如此说:‘看哪,我在锡安放一块石头作为根基,是试验过的石头,是稳固根基,宝贵的房角石;信靠的人必不着急’”(以赛亚书28:16)
所引用的这节经文除了让人想起百姓的弥赛亚盼望,并指出了经上的先知性应验外,它还强调了耶稣葡萄园比喻的一个核心点,因为它适用于祭司和长老;也就是说,他们当时正在拒绝家主的儿子。耶稣在他接下来的教导中解释了这一点。
所以我告诉你们,神的国必从你们夺去,赐给那能结果子的百姓。耶稣刚刚问祭司和长老杀人之园户会经历什么时,他们说“要下毒手除灭那些恶人”(马太福音21:41上),这正是耶稣对此的肯定措辞。耶稣将他们自己的观察与来自诗篇118篇的弥赛亚引用连接起来,表明他们拒绝耶稣是房角的头块石头,就像杀了家主儿子的邪恶园户一样。
接下来耶稣说,谁掉在这石头上,必要跌碎;这石头掉在谁的身上,就要把谁砸得稀烂。这是对以赛亚书的另一个暗用。
“他必作为圣所,却向以色列两家作绊脚的石头,跌人的磐石;向耶路撒冷的居民作为圈套和网罗。许多人必在其上绊脚跌倒,而且跌碎,并陷入网罗,被缠住。”(以赛亚书8:14-15)
在此,耶稣是在告诉祭司和长老,“耶路撒冷的居民”(来自以赛亚书8:14),他是不可逃避的绊脚之石。在正义和社会和谐的道路上,每个人都有所亏欠(罗马书3:23)。或迟或早,每个人都会遇到巨石,就是耶稣。他是无法逃避的。每个人要么会在耶稣之上“绊脚跌倒”,要么会因他“跌碎”(以赛亚书8:15)。或者,正如耶稣所说,谁掉在这石头耶稣上,必要跌碎。此外,耶稣的石头掉在谁的身上,就要把谁砸得稀烂。这可能预示着犹太人即将在罗马的迫害下分散于列国当中,是在犹太人继续拒绝耶稣之后,甚至在耶稣复活时,他们得到另一个接受他为弥赛亚的机会之后(使徒行传3:19-20)。
第一个掉在这石头上和必要跌碎的场景可能描述的是那些遇见耶稣的人,因他的圣洁和恩慈而跌碎。当他们遇见基督时,就被他圣洁的完美和他们的罪击碎。虽然是痛苦的,但他们被触动悔改,并因信绊倒,而获得永生(约翰福音3:14-16)。
当他们相信时,他们就重生,获得新的本性。在他里面,他们得到新的生命,得以重生(约翰福音3:16),是新造的人(哥林多前书5:17)。当他们的新生命在他里面找到归宿时,耶稣就成为可进入的圣所,可获取的极大安慰和安息之源。掉在这石头上,必要跌碎的人,就像失去生命为要得着生命(希腊文“pusche”)的人(马太福音16:25)。
彼得的归主(路加福音5:8)和保罗归主后的潜在经历(腓立比书3:7-11)可能描绘了在信主初时(在神面前称义)跌倒在耶稣上,必要跌碎的画面。耶稣问彼得是否爱他时的悔改(约翰福音21:15-17)可能描绘了跌碎和回归与神团契(通过凭信行事而成圣)的画面。
耶稣所引用的经文,谁掉在这石头上,必要跌碎,可能指的是那些拒绝耶稣和他义的人。这指的是相信自己的人,认为没有耶稣也很好的人,不相信他的人,认为不需要悔改的人。但是,这些人错了。
在此,耶稣也是无法逃避的。神是公义的;不相信祂的人就定了自己的罪(约翰福音3:18)。当耶稣对待他们时,就像一大块岩石突然掉在他们身上。这块沉重的石头将要砸碎他们,将他们生命的方方面面砸得稀烂,包括他们的自义要像尘土一样变得稀烂。拒绝耶稣的人会有这石头掉在他们身上,砸碎他们,就像希望拯救自己生命(“pusche”)却丧掉生命的人一样(马太福音16:25)。这一原则适用于那些还未相信的人,就像保罗在去往大马士革的路上遇到基督之前一样(使徒行传9章),也适用于不顺服的信徒,就像彼得因耶稣说他要死而责备他一样(马太福音16:23)。
悔改的税吏,妓女和罪人就像被耶稣砸碎的人一样。他们相信神的信息(马太福音21:32),悔改自己的行为(马太福音21:28-29)。他们的旧生命被砸碎,但祂医治了他们,并使他们完整。他们被赋予了进入神国的路(马太福音21:31)。因他们的忠心,他们将得到神国里有影响的地位(马太福音21:41; 21:43)。这代表他们的新生(因信在神面前称义),也代表他们的新生命(作为在基督里新造的人与神团契凭信行事)。
耶稣对其所说这些事的宗教领袖就像这石头所掉在其上的人一样。当涉及到真正的义时,他们都是表面的,并没有实质(马太福音21:30)。他们错失了神的国(马太福音21:31);在首次听到神的信息时,他们并不相信,甚至直到现在他们也不相信,也不悔改(马太福音21:32)。他们试图维护他们旧的生活方式,用他们自义的规条,风俗和传统。他们对神在他们眼前所做的希奇之事固执己见(马太福音21:42)。他们是杀家主儿子为要夺取他家产的园户(马太福音21:33-39)。他们是拒绝神国里房角头块石头的人(马太福音21:42)。这石头掉在他们身上,把他们砸得稀烂(马太福音21:41)。因为这些事,耶稣说,神要把他们在神国里的尊荣挪去,赐给真正结果子的人(马太福音21:44)。
这些宗教祭司和长老的行为就像耶稣在进圣城的路上所咒诅的那不结果子的无花果树。除非他们即时悔改,否则他们就像那树一样也会枯干,再不结果(马太福音21:19)。
我们并未被告知,宗教领袖是否被神认为有足够的信心在神面前称义。所需要的信心与在旷野仰望铜蛇的信心一样,盼望从蛇的毒液中得救(约翰福音3:14-15)。耶稣宣称,文士和法利赛人的教导是健康的,但他们的生命选择与他们的教导并不相符(马太福音23:3)。这可能表明,他们在神的家里,就像那些相信经文和弥赛亚会来的人一样。
如果事实就是如此,那么在诸如马太福音23章的经文里,耶稣对法利赛人的严厉责备可能就是信徒的行为在基督台前,在神圣洁的炼净之火中被神审判的缩影,正如使徒保罗在此所描绘的画面会是所有相信,重生进入神家里的人都会遇到的情况一样:
“因为那已经立好的根基就是耶稣基督,此外没有人能立别的根基。若有人用金,银,宝石,草木,禾秸在这根基上建造,各人的工程必然显露,因为那日子要将它表明出来,有火发现;这火要试验各人的工程怎样。人在那根基上所建造的工程若存得住,他就要得赏赐。人的工程若被烧了,他就要受亏损,自己却要得救;虽然得救,乃像从火里经过的一样。 ”(哥林多前书3:11-15)
询问圣经说
Ask The Bible Says
马太福音 21:42-44 含义
这一对峙的对应福音记载是在马可福音12:10-11和路加福音20:17-18。
耶稣刚刚给在圣殿的祭司和长老讲了两个有关他权柄的比喻,以及神如何看待以色列不顺服和滥用他们的管理职责。他们不顺服的后果导致他们失去自己的权柄,而这一权柄会被赐予悔改的罪人,他们是更配跟随神的人(马太福音21:28-41)。
第二个比喻描述了邪恶的园户,他们杀害了被打发来收取果子的家主仆人和儿子。这一比喻预言性地预示了这些祭司要如何设谋杀害耶稣,而这样做是为了促进自己的权柄。但是,它也是一则警告,使他们意识到神已经差派自己的儿子到他们中间,他们不当谋杀他,而应当听从他。
耶稣结束了他的比喻,问祭司和长老这邪恶的园户在家主回来时会经历什么(马太福音12:40)。他们回答说“要下毒手除灭那些恶人,将葡萄园另租给那按着时候交果子的园户”(马太福音21:41)。
耶稣立刻接着祭司和长老的观察,问了一个责备性的问题:
“经上写着:
匠人所弃的石头,
已作了房角的头块石头。
这是主所做的,
在我们眼中看为希奇。
这经你们没有念过吗?
耶稣问题的结构是相当尖锐的,其负面结构——“你们没有……”——假设了祭司和长老从来没有念过经上的这段经文。再或,即使他们念过,也从未明白。犹太领袖被认为是犹太律法的专家,指责他们不明白犹太经文的规定是一种轻视。
这段经文是对诗篇118:22-23的直接引用。在这个时刻,很难想象耶稣可以对祭司引用比这段经文更合适的经文了。这段经文让人想起几天前众人的弥赛亚宣告。它突出了弥赛亚预言的应验,且重申了耶稣先前比喻的重点。
诗篇118篇,就是耶稣那一周早先进入耶路撒冷,众人向耶稣欢呼“和散那”时所引用的相同诗篇(诗篇118:26;马太福音21:9)。耶稣问祭司问题的经文就在众人在他荣入圣城时宣告的经文之前。他对这篇诗篇的使用和插入是对众人弥赛亚呐喊的赞许性呼应。
这一引用是一个建筑比喻。在钢梁出现之前,石头是加固建筑物的首选建筑材料。匠人检查石头以确保它们的最佳用途。有些石头被弃,被认为是不能用于建筑的,而其它石头因其性能而被高度重视。最大和最坚固的石头被选为作建筑物的根基。房角的头块石头是当中最坚固和最优质的石头,因为它被用来支撑整个建筑物的重量。
诗篇118篇的这个比喻表达了整本旧约的一个共同主题。该主题是:神经常忽视强者,却拣选弱者来完成祂的目的。这一主题以无数的方式得以表达:神拣选年迈的亚伯拉罕和撒拉来生育祂的子民(创世记12:1-6;希伯来书11:8-12);祂的应许通过雅各而不是他的哥哥来传承(玛拉基书1:2-3;罗马书9:13);神使用口吃拙口的摩西来在法老面前代表祂讲话(出埃及记4:10);神呼召被奴役的以色列人成为祂的子民(申命记4:20; 5:6);他呼召怯懦的基甸来带领祂的百姓抵抗米甸人(士师记6:11-16);神拣选年幼,无经验的,或许还是私生子的大卫来作以色列的王(撒母耳记上16:7)。在所有的这些例子中最重要的是,神拣选人类在天使之上,来管理祂的受造物(见诗篇8章的解经注释)。
通过引用这篇诗篇,耶稣教导说,同样的主题也应用于他身为弥赛亚的角色。耶稣是匠人所弃的石头。他所讲话的对象,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就是弃他的匠人。
耶稣问祭司和长老之问题的效果是,“你们明白会有何事发生在邪恶的园户身上,怎么就无法意识到你们的行为和他们的一样呢?岂不知你们是在弃绝神国里房角的头块石头吗?”耶稣现在向祭司和长老明确表明,比喻中的园户代表他们,而耶稣就是家主神的儿子。
耶稣对诗篇118篇的使用不仅让人回想起众人的“和散那”欢呼,还强调了经上的两处预言应验。首先,祭司会拒绝耶稣的弥赛亚身份(马太福音26:63-67)。其次,耶稣依然是弥赛亚,是整个神的国所建立其上的根基(哥林多前书3:11)。
祭司和长老无法禁止这事发生,因为这是主所做的。尽管祭司和长老犯了错误,耶稣依然是神国度,以色列和基督身体教会之“建筑”的房角的头块石头。换言之,他们对他的拒绝并没有削弱耶稣依然是弥赛亚的事实。讽刺的是,拒绝耶稣为弥赛亚反而应验了诗篇118篇的这则弥赛亚预言。他们的拒绝不会使他失去身为他们王的资格,也无法削弱,限制,或阻止他完成弥赛亚应当完成的一切。虽然他们会拒绝他,耶稣依然会作神国度里为根基的房角的头块石头。他们不能阻止神成就祂的旨意。
耶稣从死里复活之后,彼得在他受审期间引用了诗篇118:22-23“他是你们匠人所弃的石头,已成了房角的头块石头”,试图说服公会相信耶稣就是弥赛亚(使徒行传4:11)。很有可能,最初在耶稣被钉十字架的前一周听过他引用诗篇118:22-23的许多祭司和长老,也在数月后彼得再次引用时在场。
耶稣引用诗篇118篇的23节:这是主所做的,在我们眼中看为希奇,以此作为总结。希奇一词的意思是“意想不到的”或“惊人的”。更令人惊奇的是,弥赛亚被祂自己的百姓拒绝,这是主所做的(约翰福音1:11)。但是,通过以色列的拒绝,外邦人被允许嫁接于以色列的良善之树(罗马书11:11,, 1924)。
对于当时的犹太人而言,意识到弥赛亚国度会容纳从异国而来的外邦人是令人希奇和哑然失声的。然而,这就是将要发生的事。数十年之后,保罗在他写给以外邦人为主的以弗所书信中依然对这一奇事感到希奇。
“这样,你们不再作外人和客旅,是与圣徒同国,是神家里的人了;并且被建造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有基督耶稣自己为房角石,各房靠他联络得合式,渐渐成为主的圣殿。你们也靠他同被建造,成为神藉着圣灵居住的所在。”
(以弗所书2:19-22)
诗篇118:22-23的经文也被引用在彼得前书2:7-8中。
耶稣引用诗篇118篇的经文也让人想起了以赛亚书的预言。
“所以,主耶和华如此说:
‘看哪,我在锡安放一块石头作为根基,
是试验过的石头,
是稳固根基,宝贵的房角石;
信靠的人必不着急’”
(以赛亚书28:16)
所引用的这节经文除了让人想起百姓的弥赛亚盼望,并指出了经上的先知性应验外,它还强调了耶稣葡萄园比喻的一个核心点,因为它适用于祭司和长老;也就是说,他们当时正在拒绝家主的儿子。耶稣在他接下来的教导中解释了这一点。
所以我告诉你们,神的国必从你们夺去,赐给那能结果子的百姓。耶稣刚刚问祭司和长老杀人之园户会经历什么时,他们说“要下毒手除灭那些恶人”(马太福音21:41上),这正是耶稣对此的肯定措辞。耶稣将他们自己的观察与来自诗篇118篇的弥赛亚引用连接起来,表明他们拒绝耶稣是房角的头块石头,就像杀了家主儿子的邪恶园户一样。
接下来耶稣说,谁掉在这石头上,必要跌碎;这石头掉在谁的身上,就要把谁砸得稀烂。这是对以赛亚书的另一个暗用。
“他必作为圣所,却向以色列两家作绊脚的石头,跌人的磐石;向耶路撒冷的居民作为圈套和网罗。许多人必在其上绊脚跌倒,而且跌碎,并陷入网罗,被缠住。”
(以赛亚书8:14-15)
在此,耶稣是在告诉祭司和长老,“耶路撒冷的居民”(来自以赛亚书8:14),他是不可逃避的绊脚之石。在正义和社会和谐的道路上,每个人都有所亏欠(罗马书3:23)。或迟或早,每个人都会遇到巨石,就是耶稣。他是无法逃避的。每个人要么会在耶稣之上“绊脚跌倒”,要么会因他“跌碎”(以赛亚书8:15)。或者,正如耶稣所说,谁掉在这石头耶稣上,必要跌碎。此外,耶稣的石头掉在谁的身上,就要把谁砸得稀烂。这可能预示着犹太人即将在罗马的迫害下分散于列国当中,是在犹太人继续拒绝耶稣之后,甚至在耶稣复活时,他们得到另一个接受他为弥赛亚的机会之后(使徒行传3:19-20)。
第一个掉在这石头上和必要跌碎的场景可能描述的是那些遇见耶稣的人,因他的圣洁和恩慈而跌碎。当他们遇见基督时,就被他圣洁的完美和他们的罪击碎。虽然是痛苦的,但他们被触动悔改,并因信绊倒,而获得永生(约翰福音3:14-16)。
当他们相信时,他们就重生,获得新的本性。在他里面,他们得到新的生命,得以重生(约翰福音3:16),是新造的人(哥林多前书5:17)。当他们的新生命在他里面找到归宿时,耶稣就成为可进入的圣所,可获取的极大安慰和安息之源。掉在这石头上,必要跌碎的人,就像失去生命为要得着生命(希腊文“pusche”)的人(马太福音16:25)。
彼得的归主(路加福音5:8)和保罗归主后的潜在经历(腓立比书3:7-11)可能描绘了在信主初时(在神面前称义)跌倒在耶稣上,必要跌碎的画面。耶稣问彼得是否爱他时的悔改(约翰福音21:15-17)可能描绘了跌碎和回归与神团契(通过凭信行事而成圣)的画面。
耶稣所引用的经文,谁掉在这石头上,必要跌碎,可能指的是那些拒绝耶稣和他义的人。这指的是相信自己的人,认为没有耶稣也很好的人,不相信他的人,认为不需要悔改的人。但是,这些人错了。
在此,耶稣也是无法逃避的。神是公义的;不相信祂的人就定了自己的罪(约翰福音3:18)。当耶稣对待他们时,就像一大块岩石突然掉在他们身上。这块沉重的石头将要砸碎他们,将他们生命的方方面面砸得稀烂,包括他们的自义要像尘土一样变得稀烂。拒绝耶稣的人会有这石头掉在他们身上,砸碎他们,就像希望拯救自己生命(“pusche”)却丧掉生命的人一样(马太福音16:25)。这一原则适用于那些还未相信的人,就像保罗在去往大马士革的路上遇到基督之前一样(使徒行传9章),也适用于不顺服的信徒,就像彼得因耶稣说他要死而责备他一样(马太福音16:23)。
悔改的税吏,妓女和罪人就像被耶稣砸碎的人一样。他们相信神的信息(马太福音21:32),悔改自己的行为(马太福音21:28-29)。他们的旧生命被砸碎,但祂医治了他们,并使他们完整。他们被赋予了进入神国的路(马太福音21:31)。因他们的忠心,他们将得到神国里有影响的地位(马太福音21:41; 21:43)。这代表他们的新生(因信在神面前称义),也代表他们的新生命(作为在基督里新造的人与神团契凭信行事)。
耶稣对其所说这些事的宗教领袖就像这石头所掉在其上的人一样。当涉及到真正的义时,他们都是表面的,并没有实质(马太福音21:30)。他们错失了神的国(马太福音21:31);在首次听到神的信息时,他们并不相信,甚至直到现在他们也不相信,也不悔改(马太福音21:32)。他们试图维护他们旧的生活方式,用他们自义的规条,风俗和传统。他们对神在他们眼前所做的希奇之事固执己见(马太福音21:42)。他们是杀家主儿子为要夺取他家产的园户(马太福音21:33-39)。他们是拒绝神国里房角头块石头的人(马太福音21:42)。这石头掉在他们身上,把他们砸得稀烂(马太福音21:41)。因为这些事,耶稣说,神要把他们在神国里的尊荣挪去,赐给真正结果子的人(马太福音21:44)。
这些宗教祭司和长老的行为就像耶稣在进圣城的路上所咒诅的那不结果子的无花果树。除非他们即时悔改,否则他们就像那树一样也会枯干,再不结果(马太福音21:19)。
我们并未被告知,宗教领袖是否被神认为有足够的信心在神面前称义。所需要的信心与在旷野仰望铜蛇的信心一样,盼望从蛇的毒液中得救(约翰福音3:14-15)。耶稣宣称,文士和法利赛人的教导是健康的,但他们的生命选择与他们的教导并不相符(马太福音23:3)。这可能表明,他们在神的家里,就像那些相信经文和弥赛亚会来的人一样。
如果事实就是如此,那么在诸如马太福音23章的经文里,耶稣对法利赛人的严厉责备可能就是信徒的行为在基督台前,在神圣洁的炼净之火中被神审判的缩影,正如使徒保罗在此所描绘的画面会是所有相信,重生进入神家里的人都会遇到的情况一样:
“因为那已经立好的根基就是耶稣基督,此外没有人能立别的根基。若有人用金,银,宝石,草木,禾秸在这根基上建造,各人的工程必然显露,因为那日子要将它表明出来,有火发现;这火要试验各人的工程怎样。人在那根基上所建造的工程若存得住,他就要得赏赐。人的工程若被烧了,他就要受亏损,自己却要得救;虽然得救,乃像从火里经过的一样。 ”
(哥林多前书3: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