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路加福音 6:37-38 平行的福音记载是马太福音 7:1-2。
耶稣教导他的门徒践行“仁慈原则”。
仁慈原则是:上帝给予我们的仁慈与我们给予他人的仁慈是相同的。
在马太福音记载的登山宝训中,耶稣在马太福音 5:3-12 八福的“Makarios/有福”对句和马太福音 11:2-4 中通常称为“主祷文”的对句中都教导了怜悯原则。“Makarios ['有福,应验'] 是怜悯人的人,因为他们必蒙怜悯”(马太福音 5:7)。“免我们的债,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马太福音 6:12)。
这些都是积极的命令。它们告诉我们应该做什么——在这些情况下,我们应该仁慈。
同样地,在路加福音记载的“平原宝训”中,耶稣教导门徒要有怜悯之心,
“你们要慈悲,就像你们的父慈悲一样。” (路加福音 6:36)
但紧接着这个积极的命令,耶稣又以“消极”的方式阐述了同样的原则。他这样说是为了告诉我们不应该做什么:
你不要论断人,就不会被论断;你不要定人的罪,就不会被定人的罪(第 37 节上)。
不要评判。耶稣所说的评判是指对他人的行为,言语,表情等感到不满或对他们怀恨在心。他命令门徒:不要记仇。不要评判他人的行为或态度,看看他们是否在道德上是错误的,而自己是否在道德上更优越。这种态度通常被称为评判主义。评判主义可以是沉默的内在思想,有时评判主义可以通过言语或行为向外表达。评判主义是对他人及其行为的任何谴责思想。
评判他人与保罗在哥林多前书 13:5 中描述的爱相反,“爱不计算人的恶。”无论某人的行为是否伤害到你,耶稣都说不要评判。
基督教导人们不要评判,因为仁慈原则的反面也适用。不要评判,这样你就不会被评判。因为你们评判的方式,你们也会被评判。正如那些表现出怜悯的人会得到怜悯(马太福音 5:7),那些评判他人的人也会以他们评判他人的方式受到评判。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谴责。不要谴责,你就不会被谴责。谴责虽然与审判相似,但也意味着对不法行为判刑的行为。当与第 37 节中的最后陈述“宽恕,你就会被宽恕”结合起来看时,这似乎是一种合理的解释。谴责的行为也与判断的方式相同。如果你有机会谴责他人,那么你应该预料到自己也会受到谴责。
在约翰福音第 8 章中,法利赛人向耶稣介绍一个犯奸淫被抓的女人,耶稣展示了这一原则的核心。法利赛人知道律法规定,犯奸淫被抓的惩罚是被石头砸死,他们正在考验耶稣,看看他说了什么。
耶稣没有落入他们的陷阱,而是说:“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谁就可以先拿石头打她”(约翰福音 8:7)。当法利赛人明白他们自己的罪使他们与陷入罪中的女人平等时,他们开始离开。最后耶稣和女人单独在一起。然后耶稣对她说:“女人,他们在哪里?没有人定你的罪吗?”(约翰福音 8:10)。
法利赛人意识到“不定罪,你就不会被定罪”这一原则的核心。如果他们判处该女子以合法的石刑处死,那么他们也必须遵守他们所坚持的,也犯有违反律法的不可改变的标准。
耶稣继续积极地阐述仁慈原则:宽恕,你就会得到宽恕(路加福音 6:37b)。
翻译为“赦免”的希腊词是 ἀπολύω (G630—发音为“ap-ol-oo'-o”)。它的意思是释放,解脱或解散。耶稣不仅命令他的门徒不要谴责,而且要积极原谅那些冤枉他们,理应受到惩罚的人。约翰福音第 8 章中淫妇的故事以耶稣实现他自己的教导而结束:“我也不定你的罪。去吧。从今以后不要再犯罪了”(约翰福音 8:11)。
给予,你就会得到回报。他们会把一份好量器倒进你的怀里——压实,摇动,然后溢出。因为按照你的衡量标准,你也会得到相应的回报(第 38 节)。
耶稣继续说,你给,你就会得到。我们都会按照自己的判断和衡量标准来衡量和审判。如果我们想要宽容的怜悯,我们就应该仁慈。如果我们想要严格的审判和谴责,我们就应该迅速地审判和谴责他人。如果我们想要宽恕,我们就应该宽恕他人。我们应该迅速地给予他人,就像我们希望得到的那样。
耶稣继续分享日常谷物交易的一个例子来强调给予和接受的原则。
它们会将大量的液体倒入您的怀抱——压实,摇匀,溢出。
这个例子描述了一位诚实慷慨的商人的做法,他会在倒酒的过程中摇晃谷物并将其压实,从而将量杯或罐子装满。这样可以减少罐子或篮子内的空隙,从而为买家提供最大数量。耶稣甚至描述了这个过程,包括溢出的谷物,买家可以在谷物溢出容器顶部时将其捡起。
这个例子阐明了他的下一个教诲,即以你的衡量标准来衡量你。
如果我们购买贵重香料,我们会希望卖家把罐子装满,然后将其压下并摇晃,直到罐子里的所有香料都满溢。如果我们对自己的怜悯如此之多,以至于罐子里溢出,很难拧上盖子,那么我们应该给予他人同样的怜悯标准。这个例子说明了祂的下一个教导:以你的衡量标准来衡量,你也会得到相应的衡量。
在这里,耶稣假定他的门徒明白,每个信徒都要向上帝交代他们一生所做过的事。这一原则在使徒书信中多次得到证实(哥林多前书 3:11-15;哥林多后书 5:9-10;罗马书 14:10-14;希伯来书 4:12-13)。
当然,我们都希望自己得到怜悯和宽恕,这就是为什么耶稣教导他的门徒要怜悯他人,要迅速原谅他人,不要因为别人的过错而评判他们。这是以我们希望被对待的方式对待他人的另一种方式。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以我们希望上帝评判或怜悯我们的方式来评判或给予怜悯。此外,耶稣承诺这正是我们将要得到的。上帝将根据我们在一生中为评判他人设定的标准来评判我们。
由谷歌翻译自动从英语翻译过来。
询问圣经说
Ask The Bible Says
路加福音 6:37-38 含义
与路加福音 6:37-38 平行的福音记载是马太福音 7:1-2。
耶稣教导他的门徒践行“仁慈原则”。
仁慈原则是:上帝给予我们的仁慈与我们给予他人的仁慈是相同的。
在马太福音记载的登山宝训中,耶稣在马太福音 5:3-12 八福的“Makarios/有福”对句和马太福音 11:2-4 中通常称为“主祷文”的对句中都教导了怜悯原则。“Makarios ['有福,应验'] 是怜悯人的人,因为他们必蒙怜悯”(马太福音 5:7)。“免我们的债,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马太福音 6:12)。
这些都是积极的命令。它们告诉我们应该做什么——在这些情况下,我们应该仁慈。
同样地,在路加福音记载的“平原宝训”中,耶稣教导门徒要有怜悯之心,
“你们要慈悲,就像你们的父慈悲一样。”
(路加福音 6:36)
但紧接着这个积极的命令,耶稣又以“消极”的方式阐述了同样的原则。他这样说是为了告诉我们不应该做什么:
你不要论断人,就不会被论断;你不要定人的罪,就不会被定人的罪(第 37 节上)。
不要评判。耶稣所说的评判是指对他人的行为,言语,表情等感到不满或对他们怀恨在心。他命令门徒:不要记仇。不要评判他人的行为或态度,看看他们是否在道德上是错误的,而自己是否在道德上更优越。这种态度通常被称为评判主义。评判主义可以是沉默的内在思想,有时评判主义可以通过言语或行为向外表达。评判主义是对他人及其行为的任何谴责思想。
评判他人与保罗在哥林多前书 13:5 中描述的爱相反,“爱不计算人的恶。”无论某人的行为是否伤害到你,耶稣都说不要评判。
基督教导人们不要评判,因为仁慈原则的反面也适用。不要评判,这样你就不会被评判。因为你们评判的方式,你们也会被评判。正如那些表现出怜悯的人会得到怜悯(马太福音 5:7),那些评判他人的人也会以他们评判他人的方式受到评判。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谴责。不要谴责,你就不会被谴责。谴责虽然与审判相似,但也意味着对不法行为判刑的行为。当与第 37 节中的最后陈述“宽恕,你就会被宽恕”结合起来看时,这似乎是一种合理的解释。谴责的行为也与判断的方式相同。如果你有机会谴责他人,那么你应该预料到自己也会受到谴责。
在约翰福音第 8 章中,法利赛人向耶稣介绍一个犯奸淫被抓的女人,耶稣展示了这一原则的核心。法利赛人知道律法规定,犯奸淫被抓的惩罚是被石头砸死,他们正在考验耶稣,看看他说了什么。
耶稣没有落入他们的陷阱,而是说:“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谁就可以先拿石头打她”(约翰福音 8:7)。当法利赛人明白他们自己的罪使他们与陷入罪中的女人平等时,他们开始离开。最后耶稣和女人单独在一起。然后耶稣对她说:“女人,他们在哪里?没有人定你的罪吗?”(约翰福音 8:10)。
法利赛人意识到“不定罪,你就不会被定罪”这一原则的核心。如果他们判处该女子以合法的石刑处死,那么他们也必须遵守他们所坚持的,也犯有违反律法的不可改变的标准。
耶稣继续积极地阐述仁慈原则:宽恕,你就会得到宽恕(路加福音 6:37b)。
翻译为“赦免”的希腊词是 ἀπολύω (G630—发音为“ap-ol-oo'-o”)。它的意思是释放,解脱或解散。耶稣不仅命令他的门徒不要谴责,而且要积极原谅那些冤枉他们,理应受到惩罚的人。约翰福音第 8 章中淫妇的故事以耶稣实现他自己的教导而结束:“我也不定你的罪。去吧。从今以后不要再犯罪了”(约翰福音 8:11)。
给予,你就会得到回报。他们会把一份好量器倒进你的怀里——压实,摇动,然后溢出。因为按照你的衡量标准,你也会得到相应的回报(第 38 节)。
耶稣继续说,你给,你就会得到。我们都会按照自己的判断和衡量标准来衡量和审判。如果我们想要宽容的怜悯,我们就应该仁慈。如果我们想要严格的审判和谴责,我们就应该迅速地审判和谴责他人。如果我们想要宽恕,我们就应该宽恕他人。我们应该迅速地给予他人,就像我们希望得到的那样。
耶稣继续分享日常谷物交易的一个例子来强调给予和接受的原则。
它们会将大量的液体倒入您的怀抱——压实,摇匀,溢出。
这个例子描述了一位诚实慷慨的商人的做法,他会在倒酒的过程中摇晃谷物并将其压实,从而将量杯或罐子装满。这样可以减少罐子或篮子内的空隙,从而为买家提供最大数量。耶稣甚至描述了这个过程,包括溢出的谷物,买家可以在谷物溢出容器顶部时将其捡起。
这个例子阐明了他的下一个教诲,即以你的衡量标准来衡量你。
如果我们购买贵重香料,我们会希望卖家把罐子装满,然后将其压下并摇晃,直到罐子里的所有香料都满溢。如果我们对自己的怜悯如此之多,以至于罐子里溢出,很难拧上盖子,那么我们应该给予他人同样的怜悯标准。这个例子说明了祂的下一个教导:以你的衡量标准来衡量,你也会得到相应的衡量。
在这里,耶稣假定他的门徒明白,每个信徒都要向上帝交代他们一生所做过的事。这一原则在使徒书信中多次得到证实(哥林多前书 3:11-15;哥林多后书 5:9-10;罗马书 14:10-14;希伯来书 4:12-13)。
当然,我们都希望自己得到怜悯和宽恕,这就是为什么耶稣教导他的门徒要怜悯他人,要迅速原谅他人,不要因为别人的过错而评判他们。这是以我们希望被对待的方式对待他人的另一种方式。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以我们希望上帝评判或怜悯我们的方式来评判或给予怜悯。此外,耶稣承诺这正是我们将要得到的。上帝将根据我们在一生中为评判他人设定的标准来评判我们。
由谷歌翻译自动从英语翻译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