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书中对这一事件的平行记述可以在马太福音 27:11-14;马可福音 15:2-5;和约翰福音 18:33-38 中找到。
这些事件是耶稣民事审判第一阶段的延续。耶稣民事审判第一阶段称为“耶稣在彼拉多面前受审”。这段经文详细记载了路加所记录的彼拉多与耶稣的面谈。这段记载的事件大部分发生在总督府内(可能是希律王的宫殿,建在城上西侧的城墙边)。这件事发生在清晨(可能在早上 7:00 之前)。根据犹太历法,日期可能是尼散月 15 日——除酵节的第一天。按照罗马历法,这一天可能是星期五。
要了解更多关于这些事件的时间和顺序,请参阅圣经说,
“时间线:耶稣的最后 24 小时。 ”
耶稣的民事审判分为三个阶段。
犹太人在彼拉多面前控告耶稣
耶稣的民事审判开始于犹太人将耶稣从日出审判中带出来,在圣殿由该亚法监督,耶稣在那里被总督府的彼拉多以亵渎宗教的罪名判处死刑(马太福音 27:1-2;马可福音 1:15;路加福音 22:66 - 23:1;约翰福音 18:28)。
彼拉多开始审讯,要求犹太领袖陈述对耶稣的指控和证据(约翰福音 18:29)。犹太人给出了一个令人无法接受的答案(约翰福音 18:30),可能是因为他们的明星证人(犹大)最近上吊自杀了(马太福音 27:3-5)。彼拉多似乎在这时放弃了这个案子,告诉他们“按照你们自己的律法审判他”(约翰福音 18:31a)。祭司长们解释说,他们无法审判他,因为罗马不允许他们处死任何人(约翰福音 18:32b)。彼拉多似乎允许他们重新提交他们的案子。此时,宗教领袖指控耶稣犯了三件事:
第一项指控是耶稣扰乱了现状,威胁到了罗马所希望的脆弱的稳定和秩序,因此他扰乱了公共秩序。根据罪行的严重程度,罗马法律规定的惩罚可能是死刑。第二项指控称耶稣教唆人们通过不纳税来反抗罗马当局。(这项指控完全是谎言——参见马太福音 22:15-22)这是一项煽动叛乱的指控,根据罗马法律,可能会被判处死刑。第三项指控是耶稣挑战凯撒作为犹大最高统治者的政治权威。这是叛乱的指控;而且是最严重的。根据罗马法律,叛乱的惩罚是死刑。
彼拉多采访耶稣
这样的指控,尤其是第三项指控,需要罗马总督认真对待。但是,如果没有证人(如耶稣的门徒犹大)作证,彼拉多就必须亲自面见耶稣。四本福音书都记载了这正是他接下来所做的(马太福音 27:11;马可福音 14:2;路加福音 23:3;约翰福音 18:33-38)。
路加用一节经文总结了这次采访:
于是彼拉多问他:“你是犹太人的王吗?”耶稣回答说:“你说的是。” (第 3 节)
在四本福音书关于彼拉多第一次会见耶稣的记述中,约翰的记述最为详尽。
彼拉多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进入总督府,传唤耶稣,以便他可以在外面等着控告他的人不在的情况下采访他(约翰福音 18:28b; 33)。到了那里,谈话似乎集中在三项指控中最严重的一项上——叛乱指控。
路加和马太,马可一样,似乎通过陈述彼拉多的主要问题和耶稣的主要回答来总结这次会谈(马太福音 27:11;马可福音 15:2)。马太明确指出,这次对话发生在“耶稣站在总督面前”时(马太福音 27:11)。
于是彼拉多问他:“你是犹太人的王吗?” (第 3 节上)。
作为此案的法官,彼拉多关心的是耶稣是否因自称是国王而有罪,因此试图篡夺凯撒在犹太的政治权力。
耶稣回答彼拉多的问题说:“你说的是” (第 3b 节)。
从约翰更详细的记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彼拉多至少两次向耶稣问了同一个问题: “你是犹太人的王吗?”
彼拉多第一次问这个问题是在约翰记述这次采访的开头。
“你是犹太人的王吗?” (约翰福音 18:33)
耶稣通过一个试探性的问题回答了第一个问题,以确定彼拉多的来意:“你是自己说这话,还是别人论我说的?”(约翰福音 18:34)。这可能是对观福音书中记载的耶稣回答的一个版本:正如你所说的。
彼拉多以罗马巡抚身份主持审判,质问耶稣:“我又不是犹太人呢?你本国的人和祭司长把你交给我,你作了什么呢?”(约翰福音 18:35)
耶稣随后回应说,他不会对罗马构成威胁,也不会犯下叛乱罪,因为:他的国不属于这个世界(约翰福音 18:36a)。耶稣提出的证据支持他的主张,即他的国不属于这个世界,那就是耶稣和他的追随者都没有反抗犹太当局或罗马人(约翰福音 18:36b)。
彼拉多第二次问他:
“那么您是国王吗?” (约翰福音 18:37上)
耶稣似乎给出了肯定的回答,但回答得含糊其辞,“你说我是王,你说得对”(约翰福音 18:37b)。请注意,NASB 95 在耶稣的回答中插入了“正确”一词。这是添加到这个答案的希腊文文本中的。因此,NASB 的翻译是对耶稣回答的解释。这种解释是合理的,因为耶稣很可能打算向彼拉多发出肯定的回应,但解释性翻译掩盖了耶稣的聪明才智,他既向彼拉多发出信号,表明他是王,但这样做时却没有说任何会构成自证其罪并使他犯下对他的指控的话。
再者,约翰记录了耶稣对彼拉多的字面回答:“你说我是王”(约翰福音 18:37b),这与路加福音,马太福音和马可福音中的回答非常相似: “正如你所说的” (马太福音 27:11;马可福音 15:2)。
在约翰福音中,耶稣详细阐述了他的回答:“我为此而生,也为此来到世间,特为给真理作见证。凡属真理的人就听我的话。”(约翰福音 18:37b)彼拉多反驳道:“什么是真理?”他结束了采访,走出总督府,向等候在外面的祭司长和群众(第 4 节)宣布他的无罪判决(约翰福音 18:38)。
彼拉多宣布初步判决
彼拉多对祭司长和众人说:“我查不出这人有什么罪来。” (第 4 节)
这并不是祭司长和基督控告者们所期望的判决或结果。
无罪判决对于将耶稣带到彼拉多面前的祭司长来说是不可接受的。他们憎恨耶稣。他们不是在寻求正义,而是在寻求耶稣的死亡。人们相信他是弥赛亚,但祭司们无法控制他。当他在圣殿里清除兑换银钱的人时,他们感到愤怒(路加福音 19:45-46)。当他在圣殿里公开教导时回答他们的问题时,他们感到羞辱(路加福音 20:1-47)。
甚至在这些事件发生之前,祭司长们就密谋杀害耶稣,因为他们担心如果让耶稣继续下去,他会让国家背叛他们,罗马会剥夺他们的权力(约翰福音 11:47-57)。现在他们知道他知道他们的阴谋(马太福音 26:23-25)。此外,他们非法逮捕了耶稣(路加福音 22:51-53),判处他有罪(路加福音 22:66-71),并虐待他(路加福音 22:63-65)。如果彼拉多现在释放耶稣,一旦他们对许多人视为弥赛亚的人犯下的罪行和虐待被曝光,他们很可能会完蛋。他们迫切希望耶稣死。
群众和祭司长们对彼拉多宣判耶稣无罪表示愤怒抗议。他们怒不可遏地对耶稣提出严厉的指控,要求彼拉多重新考虑。
马太观察到,当他们大声控告耶稣时,他保持沉默(马太福音 27:12)。耶稣的沉默应验了以赛亚书第四首仆人之歌中的弥赛亚预言(以赛亚书 52:13 - 53:12):
“他被欺压,受苦,但他却不开口;像被牵去宰杀的羔羊,又像羊在剪毛的人手下无声,所以他没有开口。” (以赛亚书 53:7)
这个预言预示了弥赛亚在压迫者面前会保持沉默,就像羔羊在宰杀和献祭它的祭司面前保持沉默一样。
彼拉多也注意到,当祭司长们严厉指控耶稣时,耶稣保持了沉默(马可福音 15:3-4):
“祭司长们就严严地控告他。彼拉多又问他说:‘你看他们向你告了这么多的事,你不回答吗?’” (马可福音 15:3-4)
但耶稣“一句话都不回答,以致总督甚感希奇”(马太福音 27:14;另见马可福音 15:5)。
彼拉多惊讶于耶稣在生命垂危时,面对针对他的诽谤时,他竟能保持惊人的镇定和沉默。耶稣是在实践他的教诲:“不要与恶人作对;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马太福音 5:39)
也许彼拉多试图让耶稣说些什么,要么让彼拉多改变主意,认为耶稣有罪,这样总督就可以安抚愤怒的祭司和长老们;要么说些什么让指控者感到羞愧,从而给彼拉多一个机会最终确定耶稣无罪,并将这一决定归咎于宗教领袖未能胜诉。
作为罗马的犹大总督,最终裁决权掌握在彼拉多手中。但局势十分紧张。很明显,犹太人的领袖们,也就是祭司长们,都恨耶稣,迫切希望处死他。而且很明显,他们决心只接受这个致命的结果,并愿意引发内乱以确保这一结果。
祭司长“坚持”要杀死耶稣(路加福音 23:5a)。
彼拉多的困境及其解决方案
随着耶稣审判的进行,彼拉多的职责——维护罗马法律和维持良好秩序——开始出现矛盾。他相信耶稣是无辜的(路加福音 23:4;约翰福音 18:38)。但他需要祭司长的帮助来控制聚集在耶路撒冷城过逾越节的大量人群。
如果该省反对彼拉多,他将失去荣誉,工作,甚至可能失去生命。彼拉多试图在有利于耶稣无罪的法律和维持良好秩序之间取得平衡,而犹太祭司们则执着于一个目标——杀死耶稣,他内心似乎充满了恐惧和犹豫。
祭司长们毫不留情。他们在指控中说: “他煽动百姓,在犹太全地教训人,从加利利起,直到此处。” (路加福音 23:5)
耶稣从加利利开始的言论似乎给了彼拉多一个想法——这个想法可以让他免于做出越来越难以做出的决定。随着审判的拖延,以及人们对他无罪判决的抗议,彼拉多正在寻找出路。
犹地亚是彼拉多统治的整个罗马行省。加利利是该行省内的一个地区。加利利地区由希律·安提帕管理。
当彼拉多听见耶稣煽惑众人,从加利利起,在犹太全地教训人时,他就问那人是加利利人吗(第 6 节)。
虽然耶稣出生在伯利恒,但他在加利利(拿撒勒)长大,并在加利利的迦百农镇及其周边地区开始和开展他的公共事工(马太福音 4:12-13)。
他(彼拉多)知道他(耶稣)属于希律的权下,就解他去见希律。那时希律也在耶路撒冷(路加福音 23:7)。
这位希律就是希律安提帕,大希律王(建造者)的儿子。希律安提帕是加利利的罗马地方长官,加利利是耶稣的家乡。这就是为什么路加将彼拉多的思维过程描述为耶稣属于希律的管辖范围。彼拉多将耶稣送到希律那里,让他处理此事。
将耶稣送到希律那里巧妙地转移了总督的不受欢迎的指责和不必要的责任,使总督不必在法律(根据法律,耶稣是无辜的)和和平秩序(如果彼拉多发现耶稣无罪,犹太领袖就会威胁要制造骚乱)之间做出选择。
罗马法律要求释放耶稣,因为这个人没有罪。(但这样的判决激怒了祭司长,他们现在威胁到维持良好秩序)。祭司长要求处死耶稣。(但这样的判决违反了法律,判处了一个无辜的人死刑)。
彼拉多现在必须在遵守法律和讨好祭司之间做出选择。他必须为了另一方而放弃其中一方。无论他选择哪一方,都会受到批评。通过将耶稣送到希律那里,彼拉多(至少暂时)似乎摆脱了必须做出会招致批评的决定。
希律安提帕是耶稣诞生时试图处死他的统治者的儿子(马太福音 2:16);他也是斩首耶稣表弟施洗者约翰的统治者(马太福音 14:1-12;马可福音 6:14-29;路加福音 9:9)。
至此,耶稣民事审判的第一阶段就结束了。审判即“耶稣在彼拉多面前受审”(马太福音 27:1-2, 11-14;马可福音 15:1-5;路加福音 23:1-7;约翰福音 18:28-38)。
耶稣受审的第二阶段发生在希律安提帕的宫廷中。这被称为“耶稣在希律安提帕面前受审”(路加福音 23:8-12)。现在我们来谈谈这次审判。
由谷歌翻译自动从英语翻译过来。
询问圣经说
Ask The Bible Says
路加福音 23:3-7 含义
福音书中对这一事件的平行记述可以在马太福音 27:11-14;马可福音 15:2-5;和约翰福音 18:33-38 中找到。
这些事件是耶稣民事审判第一阶段的延续。耶稣民事审判第一阶段称为“耶稣在彼拉多面前受审”。这段经文详细记载了路加所记录的彼拉多与耶稣的面谈。这段记载的事件大部分发生在总督府内(可能是希律王的宫殿,建在城上西侧的城墙边)。这件事发生在清晨(可能在早上 7:00 之前)。根据犹太历法,日期可能是尼散月 15 日——除酵节的第一天。按照罗马历法,这一天可能是星期五。
要了解更多关于这些事件的时间和顺序,请参阅圣经说,
“时间线:耶稣的最后 24 小时。 ”
耶稣的民事审判分为三个阶段。
犹太人在彼拉多面前控告耶稣
耶稣的民事审判开始于犹太人将耶稣从日出审判中带出来,在圣殿由该亚法监督,耶稣在那里被总督府的彼拉多以亵渎宗教的罪名判处死刑(马太福音 27:1-2;马可福音 1:15;路加福音 22:66 - 23:1;约翰福音 18:28)。
彼拉多开始审讯,要求犹太领袖陈述对耶稣的指控和证据(约翰福音 18:29)。犹太人给出了一个令人无法接受的答案(约翰福音 18:30),可能是因为他们的明星证人(犹大)最近上吊自杀了(马太福音 27:3-5)。彼拉多似乎在这时放弃了这个案子,告诉他们“按照你们自己的律法审判他”(约翰福音 18:31a)。祭司长们解释说,他们无法审判他,因为罗马不允许他们处死任何人(约翰福音 18:32b)。彼拉多似乎允许他们重新提交他们的案子。此时,宗教领袖指控耶稣犯了三件事:
第一项指控是耶稣扰乱了现状,威胁到了罗马所希望的脆弱的稳定和秩序,因此他扰乱了公共秩序。根据罪行的严重程度,罗马法律规定的惩罚可能是死刑。第二项指控称耶稣教唆人们通过不纳税来反抗罗马当局。(这项指控完全是谎言——参见马太福音 22:15-22)这是一项煽动叛乱的指控,根据罗马法律,可能会被判处死刑。第三项指控是耶稣挑战凯撒作为犹大最高统治者的政治权威。这是叛乱的指控;而且是最严重的。根据罗马法律,叛乱的惩罚是死刑。
彼拉多采访耶稣
这样的指控,尤其是第三项指控,需要罗马总督认真对待。但是,如果没有证人(如耶稣的门徒犹大)作证,彼拉多就必须亲自面见耶稣。四本福音书都记载了这正是他接下来所做的(马太福音 27:11;马可福音 14:2;路加福音 23:3;约翰福音 18:33-38)。
路加用一节经文总结了这次采访:
于是彼拉多问他:“你是犹太人的王吗?”耶稣回答说:“你说的是。” (第 3 节)
在四本福音书关于彼拉多第一次会见耶稣的记述中,约翰的记述最为详尽。
彼拉多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进入总督府,传唤耶稣,以便他可以在外面等着控告他的人不在的情况下采访他(约翰福音 18:28b; 33)。到了那里,谈话似乎集中在三项指控中最严重的一项上——叛乱指控。
路加和马太,马可一样,似乎通过陈述彼拉多的主要问题和耶稣的主要回答来总结这次会谈(马太福音 27:11;马可福音 15:2)。马太明确指出,这次对话发生在“耶稣站在总督面前”时(马太福音 27:11)。
于是彼拉多问他:“你是犹太人的王吗?” (第 3 节上)。
作为此案的法官,彼拉多关心的是耶稣是否因自称是国王而有罪,因此试图篡夺凯撒在犹太的政治权力。
耶稣回答彼拉多的问题说:“你说的是” (第 3b 节)。
从约翰更详细的记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彼拉多至少两次向耶稣问了同一个问题: “你是犹太人的王吗?”
彼拉多第一次问这个问题是在约翰记述这次采访的开头。
“你是犹太人的王吗?”
(约翰福音 18:33)
耶稣通过一个试探性的问题回答了第一个问题,以确定彼拉多的来意:“你是自己说这话,还是别人论我说的?”(约翰福音 18:34)。这可能是对观福音书中记载的耶稣回答的一个版本:正如你所说的。
彼拉多以罗马巡抚身份主持审判,质问耶稣:“我又不是犹太人呢?你本国的人和祭司长把你交给我,你作了什么呢?”(约翰福音 18:35)
耶稣随后回应说,他不会对罗马构成威胁,也不会犯下叛乱罪,因为:他的国不属于这个世界(约翰福音 18:36a)。耶稣提出的证据支持他的主张,即他的国不属于这个世界,那就是耶稣和他的追随者都没有反抗犹太当局或罗马人(约翰福音 18:36b)。
彼拉多第二次问他:
“那么您是国王吗?”
(约翰福音 18:37上)
耶稣似乎给出了肯定的回答,但回答得含糊其辞,“你说我是王,你说得对”(约翰福音 18:37b)。请注意,NASB 95 在耶稣的回答中插入了“正确”一词。这是添加到这个答案的希腊文文本中的。因此,NASB 的翻译是对耶稣回答的解释。这种解释是合理的,因为耶稣很可能打算向彼拉多发出肯定的回应,但解释性翻译掩盖了耶稣的聪明才智,他既向彼拉多发出信号,表明他是王,但这样做时却没有说任何会构成自证其罪并使他犯下对他的指控的话。
再者,约翰记录了耶稣对彼拉多的字面回答:“你说我是王”(约翰福音 18:37b),这与路加福音,马太福音和马可福音中的回答非常相似: “正如你所说的” (马太福音 27:11;马可福音 15:2)。
在约翰福音中,耶稣详细阐述了他的回答:“我为此而生,也为此来到世间,特为给真理作见证。凡属真理的人就听我的话。”(约翰福音 18:37b)彼拉多反驳道:“什么是真理?”他结束了采访,走出总督府,向等候在外面的祭司长和群众(第 4 节)宣布他的无罪判决(约翰福音 18:38)。
彼拉多宣布初步判决
彼拉多对祭司长和众人说:“我查不出这人有什么罪来。” (第 4 节)
这并不是祭司长和基督控告者们所期望的判决或结果。
无罪判决对于将耶稣带到彼拉多面前的祭司长来说是不可接受的。他们憎恨耶稣。他们不是在寻求正义,而是在寻求耶稣的死亡。人们相信他是弥赛亚,但祭司们无法控制他。当他在圣殿里清除兑换银钱的人时,他们感到愤怒(路加福音 19:45-46)。当他在圣殿里公开教导时回答他们的问题时,他们感到羞辱(路加福音 20:1-47)。
甚至在这些事件发生之前,祭司长们就密谋杀害耶稣,因为他们担心如果让耶稣继续下去,他会让国家背叛他们,罗马会剥夺他们的权力(约翰福音 11:47-57)。现在他们知道他知道他们的阴谋(马太福音 26:23-25)。此外,他们非法逮捕了耶稣(路加福音 22:51-53),判处他有罪(路加福音 22:66-71),并虐待他(路加福音 22:63-65)。如果彼拉多现在释放耶稣,一旦他们对许多人视为弥赛亚的人犯下的罪行和虐待被曝光,他们很可能会完蛋。他们迫切希望耶稣死。
群众和祭司长们对彼拉多宣判耶稣无罪表示愤怒抗议。他们怒不可遏地对耶稣提出严厉的指控,要求彼拉多重新考虑。
马太观察到,当他们大声控告耶稣时,他保持沉默(马太福音 27:12)。耶稣的沉默应验了以赛亚书第四首仆人之歌中的弥赛亚预言(以赛亚书 52:13 - 53:12):
“他被欺压,受苦,
但他却不开口;
像被牵去宰杀的羔羊,
又像羊在剪毛的人手下无声,
所以他没有开口。”
(以赛亚书 53:7)
这个预言预示了弥赛亚在压迫者面前会保持沉默,就像羔羊在宰杀和献祭它的祭司面前保持沉默一样。
彼拉多也注意到,当祭司长们严厉指控耶稣时,耶稣保持了沉默(马可福音 15:3-4):
“祭司长们就严严地控告他。彼拉多又问他说:‘你看他们向你告了这么多的事,你不回答吗?’”
(马可福音 15:3-4)
但耶稣“一句话都不回答,以致总督甚感希奇”(马太福音 27:14;另见马可福音 15:5)。
彼拉多惊讶于耶稣在生命垂危时,面对针对他的诽谤时,他竟能保持惊人的镇定和沉默。耶稣是在实践他的教诲:“不要与恶人作对;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马太福音 5:39)
也许彼拉多试图让耶稣说些什么,要么让彼拉多改变主意,认为耶稣有罪,这样总督就可以安抚愤怒的祭司和长老们;要么说些什么让指控者感到羞愧,从而给彼拉多一个机会最终确定耶稣无罪,并将这一决定归咎于宗教领袖未能胜诉。
作为罗马的犹大总督,最终裁决权掌握在彼拉多手中。但局势十分紧张。很明显,犹太人的领袖们,也就是祭司长们,都恨耶稣,迫切希望处死他。而且很明显,他们决心只接受这个致命的结果,并愿意引发内乱以确保这一结果。
祭司长“坚持”要杀死耶稣(路加福音 23:5a)。
彼拉多的困境及其解决方案
随着耶稣审判的进行,彼拉多的职责——维护罗马法律和维持良好秩序——开始出现矛盾。他相信耶稣是无辜的(路加福音 23:4;约翰福音 18:38)。但他需要祭司长的帮助来控制聚集在耶路撒冷城过逾越节的大量人群。
如果该省反对彼拉多,他将失去荣誉,工作,甚至可能失去生命。彼拉多试图在有利于耶稣无罪的法律和维持良好秩序之间取得平衡,而犹太祭司们则执着于一个目标——杀死耶稣,他内心似乎充满了恐惧和犹豫。
祭司长们毫不留情。他们在指控中说: “他煽动百姓,在犹太全地教训人,从加利利起,直到此处。” (路加福音 23:5)
耶稣从加利利开始的言论似乎给了彼拉多一个想法——这个想法可以让他免于做出越来越难以做出的决定。随着审判的拖延,以及人们对他无罪判决的抗议,彼拉多正在寻找出路。
犹地亚是彼拉多统治的整个罗马行省。加利利是该行省内的一个地区。加利利地区由希律·安提帕管理。
当彼拉多听见耶稣煽惑众人,从加利利起,在犹太全地教训人时,他就问那人是加利利人吗(第 6 节)。
虽然耶稣出生在伯利恒,但他在加利利(拿撒勒)长大,并在加利利的迦百农镇及其周边地区开始和开展他的公共事工(马太福音 4:12-13)。
他(彼拉多)知道他(耶稣)属于希律的权下,就解他去见希律。那时希律也在耶路撒冷(路加福音 23:7)。
这位希律就是希律安提帕,大希律王(建造者)的儿子。希律安提帕是加利利的罗马地方长官,加利利是耶稣的家乡。这就是为什么路加将彼拉多的思维过程描述为耶稣属于希律的管辖范围。彼拉多将耶稣送到希律那里,让他处理此事。
将耶稣送到希律那里巧妙地转移了总督的不受欢迎的指责和不必要的责任,使总督不必在法律(根据法律,耶稣是无辜的)和和平秩序(如果彼拉多发现耶稣无罪,犹太领袖就会威胁要制造骚乱)之间做出选择。
罗马法律要求释放耶稣,因为这个人没有罪。(但这样的判决激怒了祭司长,他们现在威胁到维持良好秩序)。祭司长要求处死耶稣。(但这样的判决违反了法律,判处了一个无辜的人死刑)。
彼拉多现在必须在遵守法律和讨好祭司之间做出选择。他必须为了另一方而放弃其中一方。无论他选择哪一方,都会受到批评。通过将耶稣送到希律那里,彼拉多(至少暂时)似乎摆脱了必须做出会招致批评的决定。
希律安提帕是耶稣诞生时试图处死他的统治者的儿子(马太福音 2:16);他也是斩首耶稣表弟施洗者约翰的统治者(马太福音 14:1-12;马可福音 6:14-29;路加福音 9:9)。
至此,耶稣民事审判的第一阶段就结束了。审判即“耶稣在彼拉多面前受审”(马太福音 27:1-2, 11-14;马可福音 15:1-5;路加福音 23:1-7;约翰福音 18:28-38)。
耶稣受审的第二阶段发生在希律安提帕的宫廷中。这被称为“耶稣在希律安提帕面前受审”(路加福音 23:8-12)。现在我们来谈谈这次审判。
由谷歌翻译自动从英语翻译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