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水手们把约拿抛入海中时,他挣扎求生,甚至面临死亡。根据约拿的描述,海是一片混乱。圣经经常使用海来描绘混乱(以赛亚书57:20;诗篇74:13-14)。新地将有水,但没有海(启示录21:1)。这可能表明,新地中的水体会被驯服,不再造成破坏和肆虐。
现在约拿不仅在海中,而且还在一个海洋生物的腹中。耶和华奇妙地介入,并且指示一条大鱼吞了约拿。先知意识到这条鱼是他的得救之源,并显然决定自己实际上渴望活着。所以,他就在鱼腹中祷告耶和华(1节)说,我遭遇患难求告耶和华。
译为求告的动词在希伯来文是"qāraʾ",在前一章多次出现(约拿书1:2,, 614)。在约拿书2:2-9的诗歌语境中,这个动词指的是向耶和华发出的哀歌(诗篇79:6; 116:4)。约拿在患难中向耶和华请求。患难一词指的是困境和苦难(申命记31:17)。苦难学院经常会引向祷告学院。当事情对约拿不利时,他就想起了要去祷告。耶和华以祂的恩典应允了先知,神一直与他同在。约拿曾拒绝神,但神却没有弃绝他。神管教祂的百姓,但从不弃绝他们(希伯来书12:5-6;启示录3:19)。
在并列诗句中,约拿说,我从阴间的深处呼求,你就俯听我的声音。被译为呼求的动词是希伯来文动词"šawʿâ",经常出现在对过去患难的回顾中(撒母耳记下22:7;诗篇18:6, 31:22)。在这样的语境中,它是指在危险处境中祈求神提供帮助。当约拿从阴间的深处向神请求时,他反思了自己在海中的过往经历。
阴间(Sheol)一词与患难平行使用,代表了最低和最深之处,死人之地。它是阴间,坟墓和死人之地(创世记37:35;申命记32:22)。新约使徒行传2:27中引用了诗篇16:10的内容,使用"Hades(阴间)"来翻译"Sheol(阴间)"。Hades是希腊的死人之地。耶稣使用"Hades"指恶人受痛苦的地方(路加福音16:23)。然而,在旧约,Sheol好像对死人之地有较广的应用,不仅可以用于灵魂所去之地,也可以用于坟墓本身。在英文钦定版圣经中,Sheol最常被译为"坟墓"或者"坑",指的是尸体的所在之地。
在约拿这件事上,可以说他是被活埋。显然他依然活着,但在海的坟墓中等待死亡。耶和华和约拿的关系使他后来可以呼求帮助。这种关系促使耶和华正面回应了约拿。约拿心怀感激,就他的得救作见证说,你就俯听我的声音。
尽管约拿对耶和华不顺服,但他依然是祂的孩子,神管教祂所爱之人(希伯来书12:4-5;启示录3:19)。耶和华神垂听了约拿的祷告,并怜悯约拿,就俯听约拿的声音。动词俯听(希伯来文"shama")经常出现的语境,不仅可以表达聆听的身体行为,也可以表达对所陈述内容做出的积极回应。在这样的语境中,该动词是动词"顺服"的同义词(申命记6:4)。因此,约拿告诉我们,耶和华仔细聆听了他的呼求,并且正面回应了他。
先知从第三人称(希伯来文中的祂就应允我,注:和合本将其译为你就应允我,因此和合本译本并无人称转换)转换成第二人称(你就俯听我的声音),以此来直接称呼耶和华。这样的转换不仅强调了约拿的感激,也说明了他与耶和华的关系。这个事实也回应了约拿在前一章中的陈述,他说,"我是希伯来人。我敬畏耶和华─那创造沧海旱地之天上的神"(约拿书1:9)。
虽然是水手们把约拿抛入海中的,但是约拿正确地认识到是耶和华的手策划了这一切。所以,他宣告,你将我投下深渊,就是海的深处。译为投的动词指的是将某样东西扔出去。它也出现在撒母耳记下20章,一位不知名的士兵把衣服扔在亚玛撒的尸身上,这亚玛撒是大卫为以色列军队拣选的元帅。士兵的行为是要阻止行军停下来看亚玛撒,而专注于追赶他们的仇敌(撒母耳记下20:12)。
深一词(希伯来文"meṣûlâ")指的是沉没的东西,是海的深处的同义词(诗篇68:22; 88:6)。这些词描写了先知的处境,他在濒临死亡时,若没有神的介入,不久就会死去。
约拿在海的深处濒临死亡,这一点在接下来的经文中清楚可见,他说,大水环绕我,你的波浪洪涛都漫过我身。动词环绕意思是包围或者绕过,指的是诸水持续地包围着约拿,四面包围着他,使他成为海的囚徒。
波浪指的是溅起成泡沫的巨浪。洪涛指的是大块波浪起伏的团状体,通常指烟,云或者汽。当先知认识到这一切都是神所精心策划的,就视漫过他的波浪洪涛属于耶和华。他称它们为你的,暗示它们是被神所用来执行祂计划的工具。可能就在此时,约拿改变了他对死亡的心意,决定宁愿活着。
当约拿经历这一切灾难时,就认为耶和华已经抛弃了他。他说,我从你眼前虽被驱逐。从神的眼前被驱逐就是经历羞耻,屈辱,甚至死亡(诗篇44:23-24)。反过来讲,活在神的眼前就是活在安全和丰盛里(诗篇23:6; 31:16)。在前一章,约拿试图躲避耶和华。现在他感觉耶和华已经抛弃了他,是因他不顺服的罪。当他发现自己被注定在阴间时,就表达了自己的痛苦,。
然而,约拿并非没有盼望。他坚信自己能够活着去服事耶和华,因为他宣告说,我仍要仰望你的圣殿。圣殿一词很可能指耶路撒冷的圣殿,那是神的百姓过去常常敬拜祂的地方(约珥书3:17)。约拿希望有一天能回圣殿去敬拜耶和华,并与其他以色列人团契。
表达完要再回耶路撒冷敬拜耶和华的盼望后,约拿就回来继续描述淹没头顶的诸水。他列出了三个类似的表达来描述他生命受到威胁的处境:诸水环绕我,几乎淹没我;深渊围住我;海草缠绕我的头。
在第一个表达中(几乎淹没我),约拿使用了希伯来文 "nephesh",意思是"灵魂"或者"生命"(中文翻译成"我"),来描述处境的严峻性。通过使用 "nephesh" 一词,约拿明确表明诸水威胁要夺走他的性命,因为它们在四围包围着他。当水手们把先知抛入海中时,他的一只脚已经踏在坟墓里了,因为深渊围住他。
深一词在希伯来文是 "tehom"。在创世记1章,神使用这个词来解释创世之前世界状态特征的元素(创世记1:2)。"tehom" 一词指的是深海的深渊,它在地球的下层,是供给地表水体的地下水(诗篇78:15)。
在第三个表达中,约拿使用海草一词来描述他的处境。这个词指的是生长在海中的植物。出埃及记使用这个词来指芦荻,当摩西还是个孩子时,他母亲把他藏在那里(出埃及记2:3, 5)。同样,以赛亚书也使用这个词来指埃及尼罗河中的芦荻(以赛亚书19:6)。
约拿说海草/草缠绕他的头,如此一来,他就无法摆脱这一水牢。他在下沉;他就要溺水身亡;他的处境是痛苦的,而且正在恶化。当他宣告"我下到山根"时,就很明确地表达了他的处境。下沉就是往下走。约拿已经在海中了,但随着他的处境恶化,他正往下去到山根。
山根可能是指诸山的底部或者根基,延伸到海底。因此,这个词描绘了先知正下往海的最低处。这个处境对约拿来说是如此之难,所以他认为自己正在去往死人之地,因为他说,地的门将我永远关住。
地一词可能指阴间(Sheol)。约拿看到了Sheol,貌似有一扇门(在原文直译为闩),用闩锁着,把他关住。在古代世界中,闩是城门安全设备的一部分(申命记3:5; 33:25)。它们通常用木材或者金属制作,可以滑入柱子的开口处。这些闩能使大门紧闭,以防止有人进入而伤害他人。在约拿书这里,这些闩指的是Sheol的关锁系统,是约拿在监牢中的一种比喻方式。他视自己被永远锁在了Sheol,在海中几乎失去了所有盼望。
询问圣经说
Ask The Bible Says
约拿书2:2-6上 含义
当水手们把约拿抛入海中时,他挣扎求生,甚至面临死亡。根据约拿的描述,海是一片混乱。圣经经常使用海来描绘混乱(以赛亚书57:20;诗篇74:13-14)。新地将有水,但没有海(启示录21:1)。这可能表明,新地中的水体会被驯服,不再造成破坏和肆虐。
现在约拿不仅在海中,而且还在一个海洋生物的腹中。耶和华奇妙地介入,并且指示一条大鱼吞了约拿。先知意识到这条鱼是他的得救之源,并显然决定自己实际上渴望活着。所以,他就在鱼腹中祷告耶和华(1节)说,我遭遇患难求告耶和华。
译为求告的动词在希伯来文是"qāraʾ",在前一章多次出现(约拿书1:2,, 614)。在约拿书2:2-9的诗歌语境中,这个动词指的是向耶和华发出的哀歌(诗篇79:6; 116:4)。约拿在患难中向耶和华请求。患难一词指的是困境和苦难(申命记31:17)。苦难学院经常会引向祷告学院。当事情对约拿不利时,他就想起了要去祷告。耶和华以祂的恩典应允了先知,神一直与他同在。约拿曾拒绝神,但神却没有弃绝他。神管教祂的百姓,但从不弃绝他们(希伯来书12:5-6;启示录3:19)。
在并列诗句中,约拿说,我从阴间的深处呼求,你就俯听我的声音。被译为呼求的动词是希伯来文动词"šawʿâ",经常出现在对过去患难的回顾中(撒母耳记下22:7;诗篇18:6, 31:22)。在这样的语境中,它是指在危险处境中祈求神提供帮助。当约拿从阴间的深处向神请求时,他反思了自己在海中的过往经历。
阴间(Sheol)一词与患难平行使用,代表了最低和最深之处,死人之地。它是阴间,坟墓和死人之地(创世记37:35;申命记32:22)。新约使徒行传2:27中引用了诗篇16:10的内容,使用"Hades(阴间)"来翻译"Sheol(阴间)"。Hades是希腊的死人之地。耶稣使用"Hades"指恶人受痛苦的地方(路加福音16:23)。然而,在旧约,Sheol好像对死人之地有较广的应用,不仅可以用于灵魂所去之地,也可以用于坟墓本身。在英文钦定版圣经中,Sheol最常被译为"坟墓"或者"坑",指的是尸体的所在之地。
在约拿这件事上,可以说他是被活埋。显然他依然活着,但在海的坟墓中等待死亡。耶和华和约拿的关系使他后来可以呼求帮助。这种关系促使耶和华正面回应了约拿。约拿心怀感激,就他的得救作见证说,你就俯听我的声音。
尽管约拿对耶和华不顺服,但他依然是祂的孩子,神管教祂所爱之人(希伯来书12:4-5;启示录3:19)。耶和华神垂听了约拿的祷告,并怜悯约拿,就俯听约拿的声音。动词俯听(希伯来文"shama")经常出现的语境,不仅可以表达聆听的身体行为,也可以表达对所陈述内容做出的积极回应。在这样的语境中,该动词是动词"顺服"的同义词(申命记6:4)。因此,约拿告诉我们,耶和华仔细聆听了他的呼求,并且正面回应了他。
先知从第三人称(希伯来文中的祂就应允我,注:和合本将其译为你就应允我,因此和合本译本并无人称转换)转换成第二人称(你就俯听我的声音),以此来直接称呼耶和华。这样的转换不仅强调了约拿的感激,也说明了他与耶和华的关系。这个事实也回应了约拿在前一章中的陈述,他说,"我是希伯来人。我敬畏耶和华─那创造沧海旱地之天上的神"(约拿书1:9)。
虽然是水手们把约拿抛入海中的,但是约拿正确地认识到是耶和华的手策划了这一切。所以,他宣告,你将我投下深渊,就是海的深处。译为投的动词指的是将某样东西扔出去。它也出现在撒母耳记下20章,一位不知名的士兵把衣服扔在亚玛撒的尸身上,这亚玛撒是大卫为以色列军队拣选的元帅。士兵的行为是要阻止行军停下来看亚玛撒,而专注于追赶他们的仇敌(撒母耳记下20:12)。
深一词(希伯来文"meṣûlâ")指的是沉没的东西,是海的深处的同义词(诗篇68:22; 88:6)。这些词描写了先知的处境,他在濒临死亡时,若没有神的介入,不久就会死去。
约拿在海的深处濒临死亡,这一点在接下来的经文中清楚可见,他说,大水环绕我,你的波浪洪涛都漫过我身。动词环绕意思是包围或者绕过,指的是诸水持续地包围着约拿,四面包围着他,使他成为海的囚徒。
波浪指的是溅起成泡沫的巨浪。洪涛指的是大块波浪起伏的团状体,通常指烟,云或者汽。当先知认识到这一切都是神所精心策划的,就视漫过他的波浪洪涛属于耶和华。他称它们为你的,暗示它们是被神所用来执行祂计划的工具。可能就在此时,约拿改变了他对死亡的心意,决定宁愿活着。
当约拿经历这一切灾难时,就认为耶和华已经抛弃了他。他说,我从你眼前虽被驱逐。从神的眼前被驱逐就是经历羞耻,屈辱,甚至死亡(诗篇44:23-24)。反过来讲,活在神的眼前就是活在安全和丰盛里(诗篇23:6; 31:16)。在前一章,约拿试图躲避耶和华。现在他感觉耶和华已经抛弃了他,是因他不顺服的罪。当他发现自己被注定在阴间时,就表达了自己的痛苦,。
然而,约拿并非没有盼望。他坚信自己能够活着去服事耶和华,因为他宣告说,我仍要仰望你的圣殿。圣殿一词很可能指耶路撒冷的圣殿,那是神的百姓过去常常敬拜祂的地方(约珥书3:17)。约拿希望有一天能回圣殿去敬拜耶和华,并与其他以色列人团契。
表达完要再回耶路撒冷敬拜耶和华的盼望后,约拿就回来继续描述淹没头顶的诸水。他列出了三个类似的表达来描述他生命受到威胁的处境:诸水环绕我,几乎淹没我;深渊围住我;海草缠绕我的头。
在第一个表达中(几乎淹没我),约拿使用了希伯来文 "nephesh",意思是"灵魂"或者"生命"(中文翻译成"我"),来描述处境的严峻性。通过使用 "nephesh" 一词,约拿明确表明诸水威胁要夺走他的性命,因为它们在四围包围着他。当水手们把先知抛入海中时,他的一只脚已经踏在坟墓里了,因为深渊围住他。
深一词在希伯来文是 "tehom"。在创世记1章,神使用这个词来解释创世之前世界状态特征的元素(创世记1:2)。"tehom" 一词指的是深海的深渊,它在地球的下层,是供给地表水体的地下水(诗篇78:15)。
在第三个表达中,约拿使用海草一词来描述他的处境。这个词指的是生长在海中的植物。出埃及记使用这个词来指芦荻,当摩西还是个孩子时,他母亲把他藏在那里(出埃及记2:3, 5)。同样,以赛亚书也使用这个词来指埃及尼罗河中的芦荻(以赛亚书19:6)。
约拿说海草/草缠绕他的头,如此一来,他就无法摆脱这一水牢。他在下沉;他就要溺水身亡;他的处境是痛苦的,而且正在恶化。当他宣告"我下到山根"时,就很明确地表达了他的处境。下沉就是往下走。约拿已经在海中了,但随着他的处境恶化,他正往下去到山根。
山根可能是指诸山的底部或者根基,延伸到海底。因此,这个词描绘了先知正下往海的最低处。这个处境对约拿来说是如此之难,所以他认为自己正在去往死人之地,因为他说,地的门将我永远关住。
地一词可能指阴间(Sheol)。约拿看到了Sheol,貌似有一扇门(在原文直译为闩),用闩锁着,把他关住。在古代世界中,闩是城门安全设备的一部分(申命记3:5; 33:25)。它们通常用木材或者金属制作,可以滑入柱子的开口处。这些闩能使大门紧闭,以防止有人进入而伤害他人。在约拿书这里,这些闩指的是Sheol的关锁系统,是约拿在监牢中的一种比喻方式。他视自己被永远锁在了Sheol,在海中几乎失去了所有盼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