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这一事件的平行福音记载可以在马太福音 26:72-75;马可福音 14:68b-72;和路加福音 22:58-62 中找到。
本段的主要事件是彼得最后两次否认耶稣。
彼得第一次不认主是在前大祭司亚那的院子里,当时耶稣正在接受初步审判(约翰福音 18:15-18)。这发生在彼得的另外两次不认主“稍早”一点(路加福音 22:58)。
彼得第二次和第三次否认很可能发生在尼散月 15 日晚上(按照罗马时间计算,这是星期五早上黑暗昏暗的时刻),在大祭司该亚法的院子里,当时耶稣的第二次夜间审判正在该亚法的家中进行。
请参阅“圣经所述的耶稣最后 24 小时的时间表”来了解有关此事件的时间和顺序的更多信息。
正如《圣经说》对约翰福音 18:15-18 的评论中讨论西门彼得第一次否认耶稣时所观察到的,在彼得否认耶稣的背景故事中有三个重要时刻。我们在这里只对它们进行总结。如果读者希望看到对这三个重要时刻的更完整解释,可以在这里找到。
第一个时刻是耶稣警告彼得,在那天晚上鸡叫之前,他会三次不认他。耶稣似乎已经警告过彼得两次:一次是在耶稣和门徒庆祝逾越节之后在楼上房间里(路加福音 22:31-34;约翰福音 13:38);另一次是在他们走向客西马尼园时(马太福音 26:34;马可福音 14:30)。当耶稣向彼得发出这个警告时,彼得强烈反对他的拉比,并发誓他永远不会不认他,他会为他而死(马太福音 26:33, 35;马可福音 14:29, 31;路加福音 22:33;约翰福音 13:37)。
第二个时刻是在客西马尼园,当时耶稣要求彼得和其他门徒“祷告,免得入了迷惑”(路加福音 22:40)。耶稣试图让他们做好迎接迄今为止最艰难考验的准备——亲眼目睹他们的主被捕,被钉在十字架上并被埋葬三天。但是彼得和其他门徒并没有像耶稣告诉他们的那样祈祷,而是睡着了(马可福音 14:37)。因此,当考验来临时,没有一个门徒准备好通过信仰和上帝的力量来克服它。他们所有人的精神都很软弱。
第三个时刻是耶稣屈服于逮捕,并斥责彼得试图攻击他的绑架者(马太福音 26:52-54;路加福音 22:49-53;约翰福音 18:7-11)。通过为耶稣辩护,彼得表明他愿意为耶稣而死,正如他所声称的那样,但当耶稣屈服于逮捕时,彼得和他的其他门徒在恐惧和困惑中逃跑了(马太福音 26:56;马可福音 14:50)。彼得和其他门徒准备以自己的方式死并跟随耶稣,但他们没有准备好按照耶稣的方式去做。在那一刻,当情况与他们的预期不同时,他们没有跟随耶稣的信心。
耶稣被带走后,彼得一直跟着武装的绑匪,一直到亚那的家(马太福音 26:58;约翰福音 18:12-13, 15)。到了那里,另一个门徒(可能是约翰)也跟随耶稣,并且认识大祭司家的守门人,他问他的朋友是否愿意让彼得进去,彼得答应了(约翰福音 18:15-16)。当彼得在屋里烤火时,一个女奴问他是否是耶稣的门徒之一。彼得说:“我不是”(约翰福音 18:17;另见马太福音 26:69-70;马可福音 14:66-68a;路加福音 22:54b-57)。
这是彼得第一次否认耶稣。
从那里,彼得跟踪了耶稣在前大祭司亚那的家中接受初步审判,到耶稣在现任大祭司该亚法的家中接受夜间宗教审判的过程(马太福音 26:57-58;约翰福音 18:24)。
彼得第二次和第三次否认耶稣就发生在该亚法的院子里。路加写道,彼得第二次否认耶稣是在第一次否认之后“不久”发生的,这表明他这样做的时候耶稣的第二次审判即将开始(路加福音 22:58)。
约翰描述了当时的情景:
西门彼得站着,烤火(第 25 节上)。
但似乎当彼得离开亚那家接受耶稣的初步审判并“走到门廊上”(马可福音 14:68)并且“出去到门口,又有一个使女看见他,就对那里的人说:‘这个人是同拿撒勒人耶稣一伙的’”(马太福音 26:71)。
这些人留意到彼得,过了不久,他们看见他站在该亚法的院子里烤火,就对他说:“你不也是他的门徒吗?” (第 25b 节)。
他又否认了,说:“我不是” (第 25b 节)。
这是彼得第二次否认认识耶稣。这也是他第二次未能信守永不否认耶稣的诺言(马太福音 26:35)。
马太记载,彼得这一次“起誓”否认认识耶稣(马太福音 26:72)。彼得起誓否认耶稣,这比彼得第一次否认主更有说服力。
再次,马太在彼得的表达“我不知道”中使用的希腊词“知道”是 οἶδα (G1492 - 发音为“Oi'-dah”) 的一种形式。这个词描述的是理论知识。它不同于另一个常用的希腊词“我知道”,即 γινώσκω (G1097 - 发音为“Ghin-ōs-kō”)。“Ghinōskō”描述的是关系或经验知识或熟悉程度。彼得否认他“oidah”耶稣,暗示他对耶稣知之甚少。
如果说他不“信奉”耶稣,那么彼得可能与耶稣交谈过一两次,但他并不是耶稣的真正追随者。但如果说他不“信奉”耶稣,那么彼得对耶稣一无所知,或者从未与耶稣互动过。因此,彼得的“信奉”否认比他仅仅说他不“信奉”耶稣要强烈得多,也更绝对。
“约过了一小时”(路加福音 22:59)彼得再次否认耶稣(第 27 节)。他似乎是在耶稣第二次受审结束后才这么做的,这意味着这次审判持续了“大约一个小时”。
这一次:大祭司的一个奴隶,是马勒古的亲戚(约翰福音 18:10) ,就是被彼得削掉耳朵的那位,说:“我不是看见你同他在园子里吗?” (第 26 节)。
约翰再次以问题的形式表达了这位仆人的指控——难道我没有看见你和他在园子里吗?显然,这个奴隶和犹大,犹太领袖和罗马人一起去了客西马尼园逮捕耶稣。这个人亲自认出了那个割掉他亲戚耳朵的门徒。
马太,马可和路加都提到了这个仆人如何评论彼得的加利利口音或举止也暴露了彼得(马太福音 26:73;马可福音 14:70;路加福音 22:59)。
约翰注意到彼得随后再次否认了这一点(第 27 节)。
马太写道,彼得“开始咒骂并发誓说:‘我不认识(oidah)这个人!’”(马太福音 26:74a)。在马太的叙述过程中,他首先否认认识耶稣(马太福音 26:70),然后发誓说他不认识耶稣(马太福音 26:72);最后,他咒骂并发誓说他不认识这个人(马太福音 26:74;马可福音 14:71)。
四本福音书都记载了彼得第三次否认耶稣的那一刻:立时鸡就叫了(第 27 节)(另见马太福音 26:74;马可福音 14:72)。路加甚至说“耶稣还在说话的时候”鸡就叫了(路加福音 22:60)。
路加还记下了这一痛苦的细节,即彼得第三次不认主时,公鸡啼叫的样子:
“主转过身来看着彼得。彼得就想起主对他所说的话:‘今日鸡叫以先,你要三次不认我。’” (路加福音 22:61)
当主的控告者将他从该亚法的家里带到公会接受耶稣的“正式”宗教审判时,耶稣和彼得目光交汇。审判定于日出时分进行。当彼得看到他曾经否认过的耶稣时,他想起了耶稣告诉他要做的事,以及彼得发誓永远不会做的事,但现在他却做了——“你会三次不认我”(路加福音 22:61)。
路加接着评论了彼得是如何“出去痛哭”的(路加福音 22:62 - 另见马太福音 26:75b;马可福音 14:72)。
这是彼得最沮丧的时刻。他辜负了自己。但最令人沮丧的可能是他辜负了耶稣。彼得在这痛苦的时刻不太可能还记得耶稣曾向他保证过的话,耶稣曾告诉他的门徒,他们都会堕落(马太福音 26:31),“但我复活以后,要在你们以先往加利利去”(马太福音 26:32)。虽然彼得已经堕落并否认了他的主,但仍然有希望,即使彼得在痛哭时没有想起这一点。
多年后,彼得写下第一封书信时,也许想到了这段经历,他写道:
“因此,你们是大有欢喜;但如今,在百般的试炼中暂时忧愁,叫你们的信心既被试验,就比那被火试验仍然能坏的金子更显宝贵,可以在耶稣基督显现的时候,得着称赞,荣耀,尊贵。” (彼得前书 1:6-7)
对所有相信耶稣的人来说也是如此。如果我们属于他,就不会有定罪(罗马书 8:1),罪孽(罗马书 5:20),危险,耻辱,死亡,这些都不能使我们与他的爱隔绝(罗马书 8:37-38)。即使在我们跌倒的考验中,上帝也会救赎我们,并利用它们使我们符合他的形象(罗马书 8:29)。但我们忍受的那些考验将证明我们的信仰,并为我们带来巨大的回报。我们不会像彼得一样受到严厉的斥责,而是会因我们的忠诚而得到耶稣的“赞美和荣誉”。
要从马太的角度了解彼得的三次否认,请转到马太福音 26:69-75 的《圣经说》评论页面。
由谷歌翻译自动从英语翻译过来。
询问圣经说
Ask The Bible Says
约翰福音 18:25-27 含义
关于这一事件的平行福音记载可以在马太福音 26:72-75;马可福音 14:68b-72;和路加福音 22:58-62 中找到。
本段的主要事件是彼得最后两次否认耶稣。
彼得第一次不认主是在前大祭司亚那的院子里,当时耶稣正在接受初步审判(约翰福音 18:15-18)。这发生在彼得的另外两次不认主“稍早”一点(路加福音 22:58)。
彼得第二次和第三次否认很可能发生在尼散月 15 日晚上(按照罗马时间计算,这是星期五早上黑暗昏暗的时刻),在大祭司该亚法的院子里,当时耶稣的第二次夜间审判正在该亚法的家中进行。
请参阅“圣经所述的耶稣最后 24 小时的时间表”来了解有关此事件的时间和顺序的更多信息。
正如《圣经说》对约翰福音 18:15-18 的评论中讨论西门彼得第一次否认耶稣时所观察到的,在彼得否认耶稣的背景故事中有三个重要时刻。我们在这里只对它们进行总结。如果读者希望看到对这三个重要时刻的更完整解释,可以在这里找到。
第一个时刻是耶稣警告彼得,在那天晚上鸡叫之前,他会三次不认他。耶稣似乎已经警告过彼得两次:一次是在耶稣和门徒庆祝逾越节之后在楼上房间里(路加福音 22:31-34;约翰福音 13:38);另一次是在他们走向客西马尼园时(马太福音 26:34;马可福音 14:30)。当耶稣向彼得发出这个警告时,彼得强烈反对他的拉比,并发誓他永远不会不认他,他会为他而死(马太福音 26:33, 35;马可福音 14:29, 31;路加福音 22:33;约翰福音 13:37)。
第二个时刻是在客西马尼园,当时耶稣要求彼得和其他门徒“祷告,免得入了迷惑”(路加福音 22:40)。耶稣试图让他们做好迎接迄今为止最艰难考验的准备——亲眼目睹他们的主被捕,被钉在十字架上并被埋葬三天。但是彼得和其他门徒并没有像耶稣告诉他们的那样祈祷,而是睡着了(马可福音 14:37)。因此,当考验来临时,没有一个门徒准备好通过信仰和上帝的力量来克服它。他们所有人的精神都很软弱。
第三个时刻是耶稣屈服于逮捕,并斥责彼得试图攻击他的绑架者(马太福音 26:52-54;路加福音 22:49-53;约翰福音 18:7-11)。通过为耶稣辩护,彼得表明他愿意为耶稣而死,正如他所声称的那样,但当耶稣屈服于逮捕时,彼得和他的其他门徒在恐惧和困惑中逃跑了(马太福音 26:56;马可福音 14:50)。彼得和其他门徒准备以自己的方式死并跟随耶稣,但他们没有准备好按照耶稣的方式去做。在那一刻,当情况与他们的预期不同时,他们没有跟随耶稣的信心。
耶稣被带走后,彼得一直跟着武装的绑匪,一直到亚那的家(马太福音 26:58;约翰福音 18:12-13, 15)。到了那里,另一个门徒(可能是约翰)也跟随耶稣,并且认识大祭司家的守门人,他问他的朋友是否愿意让彼得进去,彼得答应了(约翰福音 18:15-16)。当彼得在屋里烤火时,一个女奴问他是否是耶稣的门徒之一。彼得说:“我不是”(约翰福音 18:17;另见马太福音 26:69-70;马可福音 14:66-68a;路加福音 22:54b-57)。
这是彼得第一次否认耶稣。
从那里,彼得跟踪了耶稣在前大祭司亚那的家中接受初步审判,到耶稣在现任大祭司该亚法的家中接受夜间宗教审判的过程(马太福音 26:57-58;约翰福音 18:24)。
彼得第二次和第三次否认耶稣就发生在该亚法的院子里。路加写道,彼得第二次否认耶稣是在第一次否认之后“不久”发生的,这表明他这样做的时候耶稣的第二次审判即将开始(路加福音 22:58)。
约翰描述了当时的情景:
西门彼得站着,烤火(第 25 节上)。
但似乎当彼得离开亚那家接受耶稣的初步审判并“走到门廊上”(马可福音 14:68)并且“出去到门口,又有一个使女看见他,就对那里的人说:‘这个人是同拿撒勒人耶稣一伙的’”(马太福音 26:71)。
这些人留意到彼得,过了不久,他们看见他站在该亚法的院子里烤火,就对他说:“你不也是他的门徒吗?” (第 25b 节)。
他又否认了,说:“我不是” (第 25b 节)。
这是彼得第二次否认认识耶稣。这也是他第二次未能信守永不否认耶稣的诺言(马太福音 26:35)。
马太记载,彼得这一次“起誓”否认认识耶稣(马太福音 26:72)。彼得起誓否认耶稣,这比彼得第一次否认主更有说服力。
再次,马太在彼得的表达“我不知道”中使用的希腊词“知道”是 οἶδα (G1492 - 发音为“Oi'-dah”) 的一种形式。这个词描述的是理论知识。它不同于另一个常用的希腊词“我知道”,即 γινώσκω (G1097 - 发音为“Ghin-ōs-kō”)。“Ghinōskō”描述的是关系或经验知识或熟悉程度。彼得否认他“oidah”耶稣,暗示他对耶稣知之甚少。
如果说他不“信奉”耶稣,那么彼得可能与耶稣交谈过一两次,但他并不是耶稣的真正追随者。但如果说他不“信奉”耶稣,那么彼得对耶稣一无所知,或者从未与耶稣互动过。因此,彼得的“信奉”否认比他仅仅说他不“信奉”耶稣要强烈得多,也更绝对。
“约过了一小时”(路加福音 22:59)彼得再次否认耶稣(第 27 节)。他似乎是在耶稣第二次受审结束后才这么做的,这意味着这次审判持续了“大约一个小时”。
这一次:大祭司的一个奴隶,是马勒古的亲戚(约翰福音 18:10) ,就是被彼得削掉耳朵的那位,说:“我不是看见你同他在园子里吗?” (第 26 节)。
约翰再次以问题的形式表达了这位仆人的指控——难道我没有看见你和他在园子里吗?显然,这个奴隶和犹大,犹太领袖和罗马人一起去了客西马尼园逮捕耶稣。这个人亲自认出了那个割掉他亲戚耳朵的门徒。
马太,马可和路加都提到了这个仆人如何评论彼得的加利利口音或举止也暴露了彼得(马太福音 26:73;马可福音 14:70;路加福音 22:59)。
约翰注意到彼得随后再次否认了这一点(第 27 节)。
马太写道,彼得“开始咒骂并发誓说:‘我不认识(oidah)这个人!’”(马太福音 26:74a)。在马太的叙述过程中,他首先否认认识耶稣(马太福音 26:70),然后发誓说他不认识耶稣(马太福音 26:72);最后,他咒骂并发誓说他不认识这个人(马太福音 26:74;马可福音 14:71)。
四本福音书都记载了彼得第三次否认耶稣的那一刻:立时鸡就叫了(第 27 节)(另见马太福音 26:74;马可福音 14:72)。路加甚至说“耶稣还在说话的时候”鸡就叫了(路加福音 22:60)。
路加还记下了这一痛苦的细节,即彼得第三次不认主时,公鸡啼叫的样子:
“主转过身来看着彼得。彼得就想起主对他所说的话:‘今日鸡叫以先,你要三次不认我。’”
(路加福音 22:61)
当主的控告者将他从该亚法的家里带到公会接受耶稣的“正式”宗教审判时,耶稣和彼得目光交汇。审判定于日出时分进行。当彼得看到他曾经否认过的耶稣时,他想起了耶稣告诉他要做的事,以及彼得发誓永远不会做的事,但现在他却做了——“你会三次不认我”(路加福音 22:61)。
路加接着评论了彼得是如何“出去痛哭”的(路加福音 22:62 - 另见马太福音 26:75b;马可福音 14:72)。
这是彼得最沮丧的时刻。他辜负了自己。但最令人沮丧的可能是他辜负了耶稣。彼得在这痛苦的时刻不太可能还记得耶稣曾向他保证过的话,耶稣曾告诉他的门徒,他们都会堕落(马太福音 26:31),“但我复活以后,要在你们以先往加利利去”(马太福音 26:32)。虽然彼得已经堕落并否认了他的主,但仍然有希望,即使彼得在痛哭时没有想起这一点。
多年后,彼得写下第一封书信时,也许想到了这段经历,他写道:
“因此,你们是大有欢喜;但如今,在百般的试炼中暂时忧愁,叫你们的信心既被试验,就比那被火试验仍然能坏的金子更显宝贵,可以在耶稣基督显现的时候,得着称赞,荣耀,尊贵。”
(彼得前书 1:6-7)
对所有相信耶稣的人来说也是如此。如果我们属于他,就不会有定罪(罗马书 8:1),罪孽(罗马书 5:20),危险,耻辱,死亡,这些都不能使我们与他的爱隔绝(罗马书 8:37-38)。即使在我们跌倒的考验中,上帝也会救赎我们,并利用它们使我们符合他的形象(罗马书 8:29)。但我们忍受的那些考验将证明我们的信仰,并为我们带来巨大的回报。我们不会像彼得一样受到严厉的斥责,而是会因我们的忠诚而得到耶稣的“赞美和荣誉”。
要从马太的角度了解彼得的三次否认,请转到马太福音 26:69-75 的《圣经说》评论页面。
由谷歌翻译自动从英语翻译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