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士师记 2:16-23 中,我们看到了以色列的不顺服和上帝的怜悯的循环叙述的开始。然后主兴起士师,拯救他们脱离那些抢劫他们的人的手(第 16 节)。士师是上帝任命的领袖,他们拯救以色列脱离敌人并提供指导。这些士师不是国王,而是上帝任命的领袖,在危机时期既充当军事拯救者,又充当精神指导者。士师记详细描述了这些领袖的行为,表明尽管他的子民不断不忠,但上帝如何一再干预拯救他们。
然而他们却不听从士师,随从别神行邪淫,跪拜他们(第 17 节)。 “行邪淫”这个短语是圣经中用来描述以色列对上帝的不忠的比喻。就像行邪淫背叛婚姻关系一样,以色列通过追随和崇拜别神,背叛了他们与上帝的盟约关系。这种通奸使他们偏离了祖先走过的道路,即服从上帝诫命的道路。
以色列人行淫的最著名的形象之一可以在《何西阿书》中看到。上帝命令他的先知何西阿娶一个妓女为妻。通过这场婚姻,我们看到了以色列人行淫的形象:
“耶和华初次与何西阿说话,耶和华对何西阿说:‘你去娶淫妇为妻,生下从淫乱所生的儿女;因为这地大行淫乱,离弃耶和华。’” (何西阿书 1:2)
这段经文继续强调了他们衰落的速度:他们很快就偏离了他们祖先遵守耶和华诫命的方式;他们没有效法他们的祖先(第 17 节)。约书亚之后的一代人很快就抛弃了他们祖先的忠诚,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偶像崇拜和不服从。这凸显了士师记中反复出现的主题——每一代人都未能保持与上帝的盟约关系。
即使在他们不顺服的时候,上帝的怜悯也是显而易见的:耶和华为他们兴起士师的时候。士师在世的日子,耶和华与士师同在,救他们脱离仇敌的手。他们因受欺压苦害就哀声,耶和华就怜悯他们(第 18 节)。上帝与士师同在强调了拯救完全是出于他的恩典,而不是人民的功绩。他们不配从欺压和苦害他们的人手中得到拯救。尽管他们反叛,但上帝被他们的苦难所感动,并怜悯地兴起了一位士师来救他们脱离压迫者。
然而,罪恶的循环仍在继续:士师死后,他们就转而行恶,比他们列祖更坏,随从别神,事奉跪拜,总不放弃他们所犯的罪和顽梗的行径(第 19 节)。
以色列人的悔改总是暂时的。士师一死,百姓就更加腐败,更加沉迷于偶像崇拜和不顺服。他们无法放弃顽固的生活方式,表明他们根深蒂固地抵制变革,并坚持拒绝完全服从上帝的权威。
因以色列人持续的反叛,耶和华的怒气向以色列人发作(20节)。神对以色列人持续违背他的约表示不满。他宣告说: “因为这国违背了我吩咐他们列祖所立的约,不听从我的话” (20节)。
这反映出以色列违反盟约的严重性。盟约不只是一套法律,而是一项神圣的协议,将以色列作为上帝的选民与上帝联系在一起。他们未能遵守盟约并听从上帝的声音,激起了上帝的义怒。
上帝宣告了审判:约书亚死后所剩无几的列国,我也不再从他们面前赶出(第 21 节)。这句话标志着上帝对待以色列的态度发生了重大转变。此前,上帝曾驱逐迦南国家,为以色列人继承应许之地开辟道路。
然而,由于他们的不顺服,上帝现在决定让这些国家继续存在。这一决定有双重目的:为了通过这些国家考验以色列,看他们是否会像他们的祖先一样坚持走主的道路(第 22 节)。剩下的国家将考验以色列的忠诚,挑战他们抵制偶像崇拜的影响并忠于上帝。
这段经文最后总结了神的决定:于是耶和华留下那些国家,不将他们迅速赶出,也没有将他们交在约书亚的手里(第 23 节)。神决定让迦南国家留下来,既是以色列不顺服的结果,也是对他们忠诚的考验。
不顺服的跌宕起伏,上帝仁慈地安排了一位忠实的审判者,以及随后对上帝的服从,都提醒我们人类最终需要上帝,否则我们将继续陷入叛逆。我们需要上帝来治愈我们罪恶的心灵,治愈这个腐败的世界。我们无法靠自己做到这一点。只有上帝才能救赎和恢复。使徒保罗在哥林多后书中解释说,
“因为我们知道,我们这地上的帐棚若拆毁了,必得神所造,不是人手所造,在天上永存的房屋。我们在这殿里叹息,切慕得那从天上来的居所。” (哥林多后书 5:1-2)
人民渴望永恒的君王和祂永恒的王国,而上帝之子在降临时会满足这一地位。士师虽然是上帝此时的仁慈的一部分,但却无法满足人们对救世主的渴望。无论他们如何忠实地侍奉上帝并领导人民,以色列的每位士师最终都会死去,并一直死去。上帝最终会派遣祂的儿子,祂死了,然后复活,获得永生(彼得前书 2:24)。祂将成为祂所救赎的永恒人民的永恒统治者。
士师记 2:16-23 说明了士师时期以色列与上帝的关系的反复性——不顺服,压迫,悔改和拯救——同时也展示了上帝持久的怜悯。尽管不忠于盟约会带来严重的后果,但上帝从未放弃他的子民(撒母耳记上 12:22, 诗篇 94:14)。士师记展示了我们人类的本质是多么腐败。我们无法拯救自己摆脱破坏性的本能;只有上帝才能拯救他的子民(以弗所书 2:8)。
由谷歌翻译自动从英语翻译过来。
询问圣经说
Ask The Bible Says
士师记 2:16-23 含义
在士师记 2:16-23 中,我们看到了以色列的不顺服和上帝的怜悯的循环叙述的开始。然后主兴起士师,拯救他们脱离那些抢劫他们的人的手(第 16 节)。士师是上帝任命的领袖,他们拯救以色列脱离敌人并提供指导。这些士师不是国王,而是上帝任命的领袖,在危机时期既充当军事拯救者,又充当精神指导者。士师记详细描述了这些领袖的行为,表明尽管他的子民不断不忠,但上帝如何一再干预拯救他们。
然而他们却不听从士师,随从别神行邪淫,跪拜他们(第 17 节)。 “行邪淫”这个短语是圣经中用来描述以色列对上帝的不忠的比喻。就像行邪淫背叛婚姻关系一样,以色列通过追随和崇拜别神,背叛了他们与上帝的盟约关系。这种通奸使他们偏离了祖先走过的道路,即服从上帝诫命的道路。
以色列人行淫的最著名的形象之一可以在《何西阿书》中看到。上帝命令他的先知何西阿娶一个妓女为妻。通过这场婚姻,我们看到了以色列人行淫的形象:
“耶和华初次与何西阿说话,耶和华对何西阿说:‘你去娶淫妇为妻,生下从淫乱所生的儿女;因为这地大行淫乱,离弃耶和华。’”
(何西阿书 1:2)
这段经文继续强调了他们衰落的速度:他们很快就偏离了他们祖先遵守耶和华诫命的方式;他们没有效法他们的祖先(第 17 节)。约书亚之后的一代人很快就抛弃了他们祖先的忠诚,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偶像崇拜和不服从。这凸显了士师记中反复出现的主题——每一代人都未能保持与上帝的盟约关系。
即使在他们不顺服的时候,上帝的怜悯也是显而易见的:耶和华为他们兴起士师的时候。士师在世的日子,耶和华与士师同在,救他们脱离仇敌的手。他们因受欺压苦害就哀声,耶和华就怜悯他们(第 18 节)。上帝与士师同在强调了拯救完全是出于他的恩典,而不是人民的功绩。他们不配从欺压和苦害他们的人手中得到拯救。尽管他们反叛,但上帝被他们的苦难所感动,并怜悯地兴起了一位士师来救他们脱离压迫者。
然而,罪恶的循环仍在继续:士师死后,他们就转而行恶,比他们列祖更坏,随从别神,事奉跪拜,总不放弃他们所犯的罪和顽梗的行径(第 19 节)。
以色列人的悔改总是暂时的。士师一死,百姓就更加腐败,更加沉迷于偶像崇拜和不顺服。他们无法放弃顽固的生活方式,表明他们根深蒂固地抵制变革,并坚持拒绝完全服从上帝的权威。
因以色列人持续的反叛,耶和华的怒气向以色列人发作(20节)。神对以色列人持续违背他的约表示不满。他宣告说: “因为这国违背了我吩咐他们列祖所立的约,不听从我的话” (20节)。
这反映出以色列违反盟约的严重性。盟约不只是一套法律,而是一项神圣的协议,将以色列作为上帝的选民与上帝联系在一起。他们未能遵守盟约并听从上帝的声音,激起了上帝的义怒。
上帝宣告了审判:约书亚死后所剩无几的列国,我也不再从他们面前赶出(第 21 节)。这句话标志着上帝对待以色列的态度发生了重大转变。此前,上帝曾驱逐迦南国家,为以色列人继承应许之地开辟道路。
然而,由于他们的不顺服,上帝现在决定让这些国家继续存在。这一决定有双重目的:为了通过这些国家考验以色列,看他们是否会像他们的祖先一样坚持走主的道路(第 22 节)。剩下的国家将考验以色列的忠诚,挑战他们抵制偶像崇拜的影响并忠于上帝。
这段经文最后总结了神的决定:于是耶和华留下那些国家,不将他们迅速赶出,也没有将他们交在约书亚的手里(第 23 节)。神决定让迦南国家留下来,既是以色列不顺服的结果,也是对他们忠诚的考验。
不顺服的跌宕起伏,上帝仁慈地安排了一位忠实的审判者,以及随后对上帝的服从,都提醒我们人类最终需要上帝,否则我们将继续陷入叛逆。我们需要上帝来治愈我们罪恶的心灵,治愈这个腐败的世界。我们无法靠自己做到这一点。只有上帝才能救赎和恢复。使徒保罗在哥林多后书中解释说,
“因为我们知道,我们这地上的帐棚若拆毁了,必得神所造,不是人手所造,在天上永存的房屋。我们在这殿里叹息,切慕得那从天上来的居所。”
(哥林多后书 5:1-2)
人民渴望永恒的君王和祂永恒的王国,而上帝之子在降临时会满足这一地位。士师虽然是上帝此时的仁慈的一部分,但却无法满足人们对救世主的渴望。无论他们如何忠实地侍奉上帝并领导人民,以色列的每位士师最终都会死去,并一直死去。上帝最终会派遣祂的儿子,祂死了,然后复活,获得永生(彼得前书 2:24)。祂将成为祂所救赎的永恒人民的永恒统治者。
士师记 2:16-23 说明了士师时期以色列与上帝的关系的反复性——不顺服,压迫,悔改和拯救——同时也展示了上帝持久的怜悯。尽管不忠于盟约会带来严重的后果,但上帝从未放弃他的子民(撒母耳记上 12:22, 诗篇 94:14)。士师记展示了我们人类的本质是多么腐败。我们无法拯救自己摆脱破坏性的本能;只有上帝才能拯救他的子民(以弗所书 2:8)。
由谷歌翻译自动从英语翻译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