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保罗描写了彼得(矶法)是如何在支持律法主义上绊倒的。本章的前十节显示了保罗和在耶路撒冷的所有使徒和长老如何参与大会(使徒行传15章),在那里他们确定了外邦信徒不需要通过受割礼和遵行犹太宗教规条而同化犹太宗教活动。正如彼得自己在大会上所说的,关于从神来之救恩的意义,"又藉著信洁净了他们的心,并不分他们我们"(使徒行传15:9)。
然而在这些经文中,我们看到甚至彼得对假冒为善也没有抵抗力。保罗叙述彼得拜访了安提阿。在这次拜访中,保罗有义务指出彼得的罪。彼得和外邦人一同吃饭,但当从雅各那里来的人来到安提阿时,彼得就与外邦人隔开了,害怕雅各差遣来的犹太信徒。从雅各那里来的人是"权威",并且很明显是从耶路撒冷来的,依然坚持旧约律法的犹太信徒,因为保罗称他们为奉割礼的人。不是很清楚为什么雅各要差遣人作为他的代表,这些人并没有代表耶路撒冷大会所达成的共识,也许雅各不了解他们的立场,也许他已经摇摆不定了。
在每一样事情上,这些人倡导与4节中那些人同样的原则,那些人说像提多一样的外邦信徒应当根据犹太律法受割礼。保罗和使徒行传15章耶路撒冷大会上的其他人已经坚定地抵挡外邦人同化犹太宗教活动的要求(使徒行传15:5)。所有人都是在基督里合一,而不是在犹太律法里合一。但是现在,这个共识正受到破坏。
彼得向从雅各那里来的人表现出偏爱,当时他们也来到安提阿的教会。彼得是从耶路撒冷来的使徒之一,一位受大多数其他信徒高度尊重的人。在所有这些外邦信徒面前,彼得突然停止与他们掰饼,并且只与犹太信徒一起吃饭。保罗反映其余的犹太人也都随着他装假——彼得的例子甚至被巴拿巴所效仿,巴拿巴已经花了数年时间向外邦人传福音,现在却也拒绝与他们一同吃饭。
然而,保罗的使命却是由耶稣亲自赐给他的。他与彼得是朋友,但不是他的跟随者。之前保罗清楚解释了他不关心人之间的地位,提到了耶路撒冷有名望的使徒,然而不论他是何等人,都与我无干;神不以外貌取人。因此,保罗为彼得的假冒为善斥责他,因为他联合从耶路撒冷来的与之竞争的权威,远离外邦信徒。保罗写到,他看见他们行的不正,与福音真理不合。这种由彼得所引导的隔离主义在败坏福音真理。
保罗也明确表示彼得运用假冒为善的动机:他不想被从耶路撒冷来的与之竞争的权威所排除/拒绝。彼得因怕奉割礼的人,就退去与外邦人隔开了。彼得不想被拒绝。拒绝是想要获得跟随者的人们所使用的有力工具。并且实际上,同样的工具正在被用来针对加拉太人,因为保罗将在4:17节中写到,"那些人热心待你们,却不是好意,是要离间你们,叫你们热心待他们。"
这种冲突的关键特征之一就是食物。旧约律法规定了排除"不洁净"食物的严格饮食。在使徒行传10章,彼得从神那里得到意象,神带来地上所有的动物给彼得,并命令他宰了吃。彼得抗议他从来没有吃过任何普通(俗物)或不洁净的食物。神回答到,"神所洁净的,你不可当作俗物"(使徒行传10:15)。食物是区别犹太人和外邦人的象征,以色列应当是神圣洁的国度,外邦人是普通的和不洁净的。彼得为他的意象苦苦思考,但使徒行传10章的其余部分却揭示了该含义。
罗马百夫长哥尼流,一位敬畏神的外邦人,将彼得带到他家,彼得在那里分享福音,解释到,"你们知道,犹太人和别国的人亲近来往本是不合例的,但神已经指示我,无论甚么人都不可看作俗而不洁净的"(使徒行传10:28)。耶稣的福音是给所有人的,不仅仅是给犹太人的。彼得明白这点,补充到,"我真看出神是不偏待人。原来,各国中那敬畏主,行义的人都为主所悦纳"(使徒行传10:34-35)。
但是现在,在数年的事工和传福音之后,彼得却陷入了假冒为善,并且表现出偏待人。如彼得一样伟大的人,也依然失败了,这应当是给了我们莫大的鼓舞。
不是很清楚和外邦人一同吃饭是否意味着他们在吃不洁净的食物,或者他们在一旁吃自己的犹太食物,同时与外邦人团契。很有可能是后者,因为到保罗事工的尾声,当他到达罗马时,在那里他将被监禁和殉道,因此他对罗马的犹太领袖说:"弟兄们,我虽没有做甚么事干犯本国的百姓和我们祖宗的规条,却被锁绑,从耶路撒冷解在罗马人的手里"(使徒行传28:17)。
通过说他没有做甚么事干犯我们祖宗的规条,保罗在主张他一直遵守犹太宗教律法。这在使徒行传21:17-26也很明显,当时保罗顺服犹太宗教活动,以证明他不是在教导犹太人离弃摩西律法。保罗的行为与使徒行传15章耶路撒冷大会上的共识相一致;这个共识就是犹太人要继续实行犹太宗教传统,但外邦人要免于这样的活动。主要的一点是两个群体应该和谐共处。因此当彼得退出与外邦人的团契时,他在打破使徒行传15章的共识。
保罗写到,他并没有把彼得私下带到一边。在安提阿信徒的众人面前,他斥责了彼得。一般来说,罪应当被私下处理;但假教导除外,要被公开处理。保罗的斥责是信徒间建立基督里合一的热诚解释,也是律法主义的深入谴责,这律法主义是加拉太人自己已经开始实行的。保罗开始问彼得,你既是犹太人,若随外邦人行事,不随犹太人行事,怎么还勉强外邦人随犹太人呢?
保罗非常简单且准确地指出了彼得的假冒为善,"你是犹太人,彼得,一直以来你都在与外邦信徒一起吃饭。你在他们面前吃饭,因为他们已经在基督里得到洁净了。随后这些从耶路撒冷来的'权威'出现了,你便冷落你的外邦弟兄,因此他们不会拒绝你。"
询问圣经说
Ask The Bible Says
加拉太书2:11-14 含义
这里保罗描写了彼得(矶法)是如何在支持律法主义上绊倒的。本章的前十节显示了保罗和在耶路撒冷的所有使徒和长老如何参与大会(使徒行传15章),在那里他们确定了外邦信徒不需要通过受割礼和遵行犹太宗教规条而同化犹太宗教活动。正如彼得自己在大会上所说的,关于从神来之救恩的意义,"又藉著信洁净了他们的心,并不分他们我们"(使徒行传15:9)。
然而在这些经文中,我们看到甚至彼得对假冒为善也没有抵抗力。保罗叙述彼得拜访了安提阿。在这次拜访中,保罗有义务指出彼得的罪。彼得和外邦人一同吃饭,但当从雅各那里来的人来到安提阿时,彼得就与外邦人隔开了,害怕雅各差遣来的犹太信徒。从雅各那里来的人是"权威",并且很明显是从耶路撒冷来的,依然坚持旧约律法的犹太信徒,因为保罗称他们为奉割礼的人。不是很清楚为什么雅各要差遣人作为他的代表,这些人并没有代表耶路撒冷大会所达成的共识,也许雅各不了解他们的立场,也许他已经摇摆不定了。
在每一样事情上,这些人倡导与4节中那些人同样的原则,那些人说像提多一样的外邦信徒应当根据犹太律法受割礼。保罗和使徒行传15章耶路撒冷大会上的其他人已经坚定地抵挡外邦人同化犹太宗教活动的要求(使徒行传15:5)。所有人都是在基督里合一,而不是在犹太律法里合一。但是现在,这个共识正受到破坏。
彼得向从雅各那里来的人表现出偏爱,当时他们也来到安提阿的教会。彼得是从耶路撒冷来的使徒之一,一位受大多数其他信徒高度尊重的人。在所有这些外邦信徒面前,彼得突然停止与他们掰饼,并且只与犹太信徒一起吃饭。保罗反映其余的犹太人也都随着他装假——彼得的例子甚至被巴拿巴所效仿,巴拿巴已经花了数年时间向外邦人传福音,现在却也拒绝与他们一同吃饭。
然而,保罗的使命却是由耶稣亲自赐给他的。他与彼得是朋友,但不是他的跟随者。之前保罗清楚解释了他不关心人之间的地位,提到了耶路撒冷有名望的使徒,然而不论他是何等人,都与我无干;神不以外貌取人。因此,保罗为彼得的假冒为善斥责他,因为他联合从耶路撒冷来的与之竞争的权威,远离外邦信徒。保罗写到,他看见他们行的不正,与福音真理不合。这种由彼得所引导的隔离主义在败坏福音真理。
保罗也明确表示彼得运用假冒为善的动机:他不想被从耶路撒冷来的与之竞争的权威所排除/拒绝。彼得因怕奉割礼的人,就退去与外邦人隔开了。彼得不想被拒绝。拒绝是想要获得跟随者的人们所使用的有力工具。并且实际上,同样的工具正在被用来针对加拉太人,因为保罗将在4:17节中写到,"那些人热心待你们,却不是好意,是要离间你们,叫你们热心待他们。"
这种冲突的关键特征之一就是食物。旧约律法规定了排除"不洁净"食物的严格饮食。在使徒行传10章,彼得从神那里得到意象,神带来地上所有的动物给彼得,并命令他宰了吃。彼得抗议他从来没有吃过任何普通(俗物)或不洁净的食物。神回答到,"神所洁净的,你不可当作俗物"(使徒行传10:15)。食物是区别犹太人和外邦人的象征,以色列应当是神圣洁的国度,外邦人是普通的和不洁净的。彼得为他的意象苦苦思考,但使徒行传10章的其余部分却揭示了该含义。
罗马百夫长哥尼流,一位敬畏神的外邦人,将彼得带到他家,彼得在那里分享福音,解释到,"你们知道,犹太人和别国的人亲近来往本是不合例的,但神已经指示我,无论甚么人都不可看作俗而不洁净的"(使徒行传10:28)。耶稣的福音是给所有人的,不仅仅是给犹太人的。彼得明白这点,补充到,"我真看出神是不偏待人。原来,各国中那敬畏主,行义的人都为主所悦纳"(使徒行传10:34-35)。
但是现在,在数年的事工和传福音之后,彼得却陷入了假冒为善,并且表现出偏待人。如彼得一样伟大的人,也依然失败了,这应当是给了我们莫大的鼓舞。
不是很清楚和外邦人一同吃饭是否意味着他们在吃不洁净的食物,或者他们在一旁吃自己的犹太食物,同时与外邦人团契。很有可能是后者,因为到保罗事工的尾声,当他到达罗马时,在那里他将被监禁和殉道,因此他对罗马的犹太领袖说:"弟兄们,我虽没有做甚么事干犯本国的百姓和我们祖宗的规条,却被锁绑,从耶路撒冷解在罗马人的手里"(使徒行传28:17)。
通过说他没有做甚么事干犯我们祖宗的规条,保罗在主张他一直遵守犹太宗教律法。这在使徒行传21:17-26也很明显,当时保罗顺服犹太宗教活动,以证明他不是在教导犹太人离弃摩西律法。保罗的行为与使徒行传15章耶路撒冷大会上的共识相一致;这个共识就是犹太人要继续实行犹太宗教传统,但外邦人要免于这样的活动。主要的一点是两个群体应该和谐共处。因此当彼得退出与外邦人的团契时,他在打破使徒行传15章的共识。
保罗写到,他并没有把彼得私下带到一边。在安提阿信徒的众人面前,他斥责了彼得。一般来说,罪应当被私下处理;但假教导除外,要被公开处理。保罗的斥责是信徒间建立基督里合一的热诚解释,也是律法主义的深入谴责,这律法主义是加拉太人自己已经开始实行的。保罗开始问彼得,你既是犹太人,若随外邦人行事,不随犹太人行事,怎么还勉强外邦人随犹太人呢?
保罗非常简单且准确地指出了彼得的假冒为善,"你是犹太人,彼得,一直以来你都在与外邦信徒一起吃饭。你在他们面前吃饭,因为他们已经在基督里得到洁净了。随后这些从耶路撒冷来的'权威'出现了,你便冷落你的外邦弟兄,因此他们不会拒绝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