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保罗最终得知帖撒罗尼迦人因信仰而遭受迫害,并且没有成功地受到放弃信仰的诱惑,他仍然表示希望亲自拜访他们并“补满他们信仰的不足”(第 10 节)。
保罗特别希望教会的爱心会增长,他说愿主使你们彼此相爱的心,并爱众人的心,都增长充足,如同我们爱你们一样。忠诚的忍耐很大程度上涉及过一种爱他人的生活。保罗劝诫他们要彼此相爱。这与耶稣的命令是一致的,他称之为“新命令”,信徒“要彼此相爱,就像我(耶稣)爱你们一样”(约翰福音 13:34)。耶稣爱到死。保罗效仿了耶稣,并说他们应该效仿他对他们的爱。保罗对帖撒罗尼迦人的爱是寻求他们真正的最大利益,即忠实地服从基督,即使被世界拒绝。
但保罗劝告帖撒罗尼迦人在日常生活中不仅要表现出彼此相爱。这也是对所有人的爱。这提供了深刻的见解,因为很明显,帖撒罗尼迦人的行为对他们社区中的许多人来说是极大的冒犯,激起他们迫害他们。但帖撒罗尼迦人不应该寻求社区的肯定。他们应该有勇气带领社区走向真理,向他们展示他们真正的最大利益。
在第 1 章中,保罗提到了帖撒罗尼迦人可能向邻居表达爱意但同时也冒犯他们的方式:帖撒罗尼迦人“离弃偶像,归向上帝”。在离弃偶像的过程中,他们通过选择的生活方式展示了一种更好的方式。但偶像通常被人们用作为自私行为提供道德依据的一种方式。因此,当他们的道德诡计被揭穿时,他们常常会发疯,从而导致他们寻求报复。自私自利的根源在于剥削他人,因此迫害任何不服从的人是一致的。
这也为这里所使用的爱的形式提供了一个示例,在希腊语中是“agape”。Agape 爱是基于价值观做出的选择。而不是基于感情或情感的爱。保罗要求帖撒罗尼迦人爱那些迫害他们的人,实际上是要求他们做出选择,为那些试图伤害他们的人寻求最好的。
这符合耶稣的命令“爱你的敌人”(马太福音 5:44;路加福音 6:27, 35)。保罗在写给罗马人的信中写道:“你的仇敌若饿了,就给他吃;若渴了,就给他喝;因为你这样行,就是把炭火堆在他的头上”(罗马书 12:20)。将正义带入我们生活的最好方式就是爱那些迫害我们的人。
没有一个特定的爱的水平需要达到,然后我们说“这就足够了”。相反,保罗劝告他们要增加和丰富爱。保罗再次成为伟大的教练,总是劝告他们进步和成长。在这种情况下,要增加对他人的爱。而不是达到最低限度。而是要充满爱。保罗希望他们拥有如此多的爱,以至于爱会溢出来。
为什么有人要以爱报恨,以善报恶?保罗回答说,帖撒罗尼迦人应当彼此相爱,并要爱众人,好使你们当我们主耶稣同他众圣徒来的时候,在我们父神面前,心里坚固,成为圣洁,无可责备。保罗再次插入了生命的永恒视角。当主耶稣回到地上时,我们希望能无可责备地站在他面前,过着圣洁的生活。这样,我们才能从美好的生活中获得最大的回报,最大的快乐和满足。
当基督再来时,我们不会孤单。我们将与他所有的圣徒在一起。 “圣徒”是被特别安排服务的人。成为“圣徒”就是按照这种特别服务生活。信徒被指定的特殊服务是要增加和丰富对彼此,对所有人的爱。爱所有人,甚至我们的敌人,需要相信上帝的方式确实对我们最好,选择这种观点,相信我们永恒的利益值得当前的痛苦或不便,然后付诸行动。
爱他人,包括爱敌人,需要我们控制所有三件事(我们信任谁或什么,我们选择的观点以及我们做什么)。这需要我们控制的所有这三件事都服从基督。这是我们实现最大成就的道路,但不一定会有这种感觉。它需要信仰和永恒的视角。
我们之所以希望耶稣再来时,能够无可指责地保持圣洁,是因为我们都将站在基督的审判台前。保罗在哥林多给帖撒罗尼迦人写了这封信。直到今天,哥林多城里还保留着审判台(Bema)的遗迹。这个审判台是一个高台,希腊法官从那里做出判决。它可能指的是奥运会运动员获得大奖的平台。保罗用这幅希腊图画来表达这个想法。
他在给哥林多信徒的一封信中描述了这一审判时刻:
“所以,无论是住在身内,离开身外,我们立了志向,要得主的喜悦。因为我们众人必要在基督台前显露出来,叫各人按着本身所行的,或善或恶受报。我们既知道主是可畏的,所以劝人,但我们在神面前是显明的,盼望在你们的良心中也是显明的。” (哥林多后书 5:9-11)。
取悦上帝是我们生活的核心目的,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我们每个人都会站在耶稣面前。不是站在彼此面前,而是站在耶稣面前。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保罗提到,我们知道敬畏主,因为有一天,万膝都会向耶稣跪拜;我们会非常认真地关心耶稣对我们的生活方式的看法。
这应该让我们感到无比恐惧。害怕失去我们生命中最大的机会,失去实现我们人生目标并通过我们的生命取悦上帝的机会。这应该驱使我们欣然忍受迫害,因为否则就会让基督不高兴。
当我们过着信仰生活时,基督与他的众圣徒一同降临的这幅景象应该挂在我们面前。这就是保罗向帖撒罗尼迦人所讲述的,他提醒他们,当这一天到来时,当我们站在上帝和父面前时,我们希望我们的心无可指责,圣洁无瑕。保罗指出,如果帖撒罗尼迦人彼此相爱,对所有人的爱不断增长和丰富,耶稣就能在帖撒罗尼迦人的心中建立这种无可指责的品质。
使徒约翰对此是这样说的:
“这样,爱在我们里面得以完全,我们就可以在审判的日子坦然无惧;因为神如何,我们在这世上也如何。” (约翰一书 4:17)
当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像耶稣一样时,我们就能对自己的审判台形象充满信心。如果我们不像耶稣那样生活,我们就应该心存恐惧。既然我们中没有人能够完全像耶稣那样生活,那么我们所有人都应该心存恐惧。这是符合圣经的,因为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智慧是以最有效的方式生活,以符合我们真正自身利益的方式生活(箴言 9:10;使徒行传 10:31)。
但像耶稣一样生活是值得追求的。这是在审判时充满信心的途径。耶稣是如何生活的?他是所有人的仆人。他服从至死。他坚持不懈地说真话。他献出自己的生命作为他人的赎金。耶稣斥责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是剥削者。我们应该互相服务,而不是互相剥削。但耶稣爱他的敌人。他甚至在十字架上为那些钉死他的人祈祷宽恕(路加福音 23:34)。
由谷歌翻译自动从英语翻译过来。
询问圣经说
Ask The Bible Says
帖撒罗尼迦前书 3:11-13 含义
尽管保罗最终得知帖撒罗尼迦人因信仰而遭受迫害,并且没有成功地受到放弃信仰的诱惑,他仍然表示希望亲自拜访他们并“补满他们信仰的不足”(第 10 节)。
保罗特别希望教会的爱心会增长,他说愿主使你们彼此相爱的心,并爱众人的心,都增长充足,如同我们爱你们一样。忠诚的忍耐很大程度上涉及过一种爱他人的生活。保罗劝诫他们要彼此相爱。这与耶稣的命令是一致的,他称之为“新命令”,信徒“要彼此相爱,就像我(耶稣)爱你们一样”(约翰福音 13:34)。耶稣爱到死。保罗效仿了耶稣,并说他们应该效仿他对他们的爱。保罗对帖撒罗尼迦人的爱是寻求他们真正的最大利益,即忠实地服从基督,即使被世界拒绝。
但保罗劝告帖撒罗尼迦人在日常生活中不仅要表现出彼此相爱。这也是对所有人的爱。这提供了深刻的见解,因为很明显,帖撒罗尼迦人的行为对他们社区中的许多人来说是极大的冒犯,激起他们迫害他们。但帖撒罗尼迦人不应该寻求社区的肯定。他们应该有勇气带领社区走向真理,向他们展示他们真正的最大利益。
在第 1 章中,保罗提到了帖撒罗尼迦人可能向邻居表达爱意但同时也冒犯他们的方式:帖撒罗尼迦人“离弃偶像,归向上帝”。在离弃偶像的过程中,他们通过选择的生活方式展示了一种更好的方式。但偶像通常被人们用作为自私行为提供道德依据的一种方式。因此,当他们的道德诡计被揭穿时,他们常常会发疯,从而导致他们寻求报复。自私自利的根源在于剥削他人,因此迫害任何不服从的人是一致的。
这也为这里所使用的爱的形式提供了一个示例,在希腊语中是“agape”。Agape 爱是基于价值观做出的选择。而不是基于感情或情感的爱。保罗要求帖撒罗尼迦人爱那些迫害他们的人,实际上是要求他们做出选择,为那些试图伤害他们的人寻求最好的。
这符合耶稣的命令“爱你的敌人”(马太福音 5:44;路加福音 6:27, 35)。保罗在写给罗马人的信中写道:“你的仇敌若饿了,就给他吃;若渴了,就给他喝;因为你这样行,就是把炭火堆在他的头上”(罗马书 12:20)。将正义带入我们生活的最好方式就是爱那些迫害我们的人。
没有一个特定的爱的水平需要达到,然后我们说“这就足够了”。相反,保罗劝告他们要增加和丰富爱。保罗再次成为伟大的教练,总是劝告他们进步和成长。在这种情况下,要增加对他人的爱。而不是达到最低限度。而是要充满爱。保罗希望他们拥有如此多的爱,以至于爱会溢出来。
为什么有人要以爱报恨,以善报恶?保罗回答说,帖撒罗尼迦人应当彼此相爱,并要爱众人,好使你们当我们主耶稣同他众圣徒来的时候,在我们父神面前,心里坚固,成为圣洁,无可责备。保罗再次插入了生命的永恒视角。当主耶稣回到地上时,我们希望能无可责备地站在他面前,过着圣洁的生活。这样,我们才能从美好的生活中获得最大的回报,最大的快乐和满足。
当基督再来时,我们不会孤单。我们将与他所有的圣徒在一起。 “圣徒”是被特别安排服务的人。成为“圣徒”就是按照这种特别服务生活。信徒被指定的特殊服务是要增加和丰富对彼此,对所有人的爱。爱所有人,甚至我们的敌人,需要相信上帝的方式确实对我们最好,选择这种观点,相信我们永恒的利益值得当前的痛苦或不便,然后付诸行动。
爱他人,包括爱敌人,需要我们控制所有三件事(我们信任谁或什么,我们选择的观点以及我们做什么)。这需要我们控制的所有这三件事都服从基督。这是我们实现最大成就的道路,但不一定会有这种感觉。它需要信仰和永恒的视角。
我们之所以希望耶稣再来时,能够无可指责地保持圣洁,是因为我们都将站在基督的审判台前。保罗在哥林多给帖撒罗尼迦人写了这封信。直到今天,哥林多城里还保留着审判台(Bema)的遗迹。这个审判台是一个高台,希腊法官从那里做出判决。它可能指的是奥运会运动员获得大奖的平台。保罗用这幅希腊图画来表达这个想法。
他在给哥林多信徒的一封信中描述了这一审判时刻:
“所以,无论是住在身内,离开身外,我们立了志向,要得主的喜悦。因为我们众人必要在基督台前显露出来,叫各人按着本身所行的,或善或恶受报。我们既知道主是可畏的,所以劝人,但我们在神面前是显明的,盼望在你们的良心中也是显明的。”
(哥林多后书 5:9-11)。
取悦上帝是我们生活的核心目的,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我们每个人都会站在耶稣面前。不是站在彼此面前,而是站在耶稣面前。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保罗提到,我们知道敬畏主,因为有一天,万膝都会向耶稣跪拜;我们会非常认真地关心耶稣对我们的生活方式的看法。
这应该让我们感到无比恐惧。害怕失去我们生命中最大的机会,失去实现我们人生目标并通过我们的生命取悦上帝的机会。这应该驱使我们欣然忍受迫害,因为否则就会让基督不高兴。
当我们过着信仰生活时,基督与他的众圣徒一同降临的这幅景象应该挂在我们面前。这就是保罗向帖撒罗尼迦人所讲述的,他提醒他们,当这一天到来时,当我们站在上帝和父面前时,我们希望我们的心无可指责,圣洁无瑕。保罗指出,如果帖撒罗尼迦人彼此相爱,对所有人的爱不断增长和丰富,耶稣就能在帖撒罗尼迦人的心中建立这种无可指责的品质。
使徒约翰对此是这样说的:
“这样,爱在我们里面得以完全,我们就可以在审判的日子坦然无惧;因为神如何,我们在这世上也如何。”
(约翰一书 4:17)
当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像耶稣一样时,我们就能对自己的审判台形象充满信心。如果我们不像耶稣那样生活,我们就应该心存恐惧。既然我们中没有人能够完全像耶稣那样生活,那么我们所有人都应该心存恐惧。这是符合圣经的,因为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智慧是以最有效的方式生活,以符合我们真正自身利益的方式生活(箴言 9:10;使徒行传 10:31)。
但像耶稣一样生活是值得追求的。这是在审判时充满信心的途径。耶稣是如何生活的?他是所有人的仆人。他服从至死。他坚持不懈地说真话。他献出自己的生命作为他人的赎金。耶稣斥责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是剥削者。我们应该互相服务,而不是互相剥削。但耶稣爱他的敌人。他甚至在十字架上为那些钉死他的人祈祷宽恕(路加福音 23:34)。
由谷歌翻译自动从英语翻译过来。